走出修行的誤區——關於皈依
資料來源:菩提洲網站 作者: 希阿榮博堪布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種形式,更不是一種束縛。心向佛法意味著什麼?應該以怎樣的心態對待皈依和修行?希阿榮博上師就這些問題作了如下開示。
我是在一塊被佛法浸潤的土地上出生、長大的。和我一樣,在那塊土地上生活的絕大多數人,對佛法都有著堅定的信仰。我們不希求今生的安逸,也不希求來世的享受。佛法沒有減少我們的顛沛流離,甚至沒有讓我們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優越、更有保障,因為眾生平等,皆具佛性。那麼佛法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使我們縱然一無所有、四處為家,內心依舊富足、安詳?
佛陀關於無常和因果的開示給了我們無限的勇氣和希望,哪怕最貧窮的、目不識丁的藏民也深信因果並能無懼地接受無常。看看現代社會,人們一切的苦惱、掙紮都源自對無常的恐懼,忙忙碌碌無非為逃避無常。非常有意思,有的人居無定所地過著安寧的日子;有的人卻在豪華住宅裡一輩子逃亡。
人們逃避無常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所處的真實狀況。首先他們認為無常只是人生的一種際遇,像逆境,只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就可以規避。他們很努力地嘗試不同的方法,希望得到一個一勞永逸的答案,然後才能安心生活。可是,他們極力排斥的恰是生活本身,除了變化,生活中還有什麼呢?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難發現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四季更迭,人事代謝。我們的身體、情緒、思想,無一不在變化之中。無常不是人生的一段過渡期,而是整個人生,不管你願不願意,都必須與它終生相處。
其次,人們認為變化會帶來痛苦,如果一切都恒常不變就不會有痛苦。其實無常不好也不壞,它既意味著有得就有失,有盈就有缺,有聚就有散,也意味著有失就有得,有缺就有盈,有散就有聚。開心還是傷心,全看你的立場和態度,與無常並沒有必然關係。無常粉碎了我們對安全感、確定性的幻想,本以為牢不可破的觀念、思想會改變,本以為相伴終身的人不是生離就是死別,健康的身體會突然被疾病打垮,一帆風順的事業會轉眼間破產。當我們意識到自己腳下隨時可能踩空時,便本能地想抓住什麼。這就是執著的由來。由於我們想抓住、想依靠的東西本質上是抓靠不住的,所以才會痛苦。造成痛苦的並非無常,而是執著。逃避無常不僅是徒勞的,也是沒有必要的。
接受無常,開始是一件痛苦的事,因為從久遠以來你一直習慣於逃避它。其實,無常像一個面貌醜陋、內心溫柔的怪人。如果你不熟悉他,會害怕看見他的臉;一旦你了解他,就能與他愉快相處。
人們在稱心如意的時候,往往忽略無常,盡管情況越變越好也是一種無常;只有在面臨傷痛、疾病、分離、打擊、情況變糟時,才突然感受到無常。這是生命在以一種猛烈的方式提醒我們:不要沈溺在安全的幻夢中,沒有永恒不變,沒有萬無一失,如果現在不開始關注精神修持的話,這一生也很快將在盲目的追逐和焦慮中空耗過去。我第一次接觸死亡是在六七歲。我的外婆突然病倒了。家裡人都圍在她的床邊哭泣。我很愛她,想為她做點什麼,於是偷偷跑到村外一個拆毀的瑪尼堆那裡,圍繞廢墟不停地磕大頭、念觀音心咒。我發願把自己磕頭、念咒的功德回向給外婆,希望她好起來。她去世前的幾天,我一直在外面磕頭,沒有守在她身邊。外婆的死讓我無比強烈地感受到生命的無常,同時也讓我懂得佛法修行的價值。我沒有參加外婆的葬禮,只是一個人來到瑪尼堆磕頭,祈願這份小小的功德能對逝去的親人有所幫助。
無常是修行人的密友,它時刻提示我們保持警醒,並且給我們以鼓勵和希望。無常意味著凡事都有改變的可能。不管我們以前犯過多麼大的錯,也不管我們現在有多麼愚昧無知,只要我們按照正確的方法去做,就可以清凈過去的罪業,逐漸不再迷惑。
也有人會反過來看問題,認為既然一切都是無常,都會消逝,那麼大家滿可以隨心所欲,不計後果,也不必精進追求什麼,反正到頭來都留不住。佛陀在指出無常的事實之後,又慈悲地開示了事物背後的另一個真相——因果的法則,使我們不至於迷失在無常之中。
相信因果不等於相信宿命,否則,我們不會那麼精進修行,懺悔罪障,也不會想到要以目前的凡夫身份去追求無上正等覺。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因此不可能存在註定不變的命運。我們的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都會產生相應的後果,都會對自己和他人的生活造成影響,帶來改變。有些行為的後果很快顯現,而有些行為卻要等很久以後才能看到它的結果。就像野草的種子播進土裡不久就會長出草來,而青稞播種後卻要等來年才開花結果。因果的法則無所不在、深奧複雜,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是眾多因果關系共同作用的結果。佛陀說只有像他那樣徹底覺悟的人才能完全講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一般人只能看見其中的某個片斷。
因為知道自己不管做什麼,哪怕是最微小、最隱秘的行為也有後果,將影響到自己和他人,所以我們會自然而然地生起責任感,不再只顧眼前、為所欲為。我們也更深切地體會到人與人、人與世界的相互影響、相互依存關係。慈悲心的培養是必要的,如果我們想最終免於痛苦,就不要傷害他人;如果我們想快樂,就創造條件讓他人快樂。
人們總是把因果和報應相提並論,我卻不喜歡“報應”這個詞,因為它讓人感覺冷漠、疏離,有一種懲罰的意味。我們不認為如果自己做對了,就會有人讚賞、保護我們;如果做錯了,就要受到處罰。事實上,從頭到尾我們都是自己對自己負責。我們遭遇的困難、痛苦只是過去行為的一個結果,沒有理由責怪他人,也沒有必要自責。你若能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它,那麼正在經歷的痛苦不僅完結了一段舊的因果,而且還會成為一個新的善因,開啟一連串正面的反應。所以,痛苦並不總是壞事。人生的得失起伏都可以是覺悟的契機,關鍵看你以怎樣的心去面對。
我們非常重視發心,因為行為的後果主要是由它背後的動機,也就是發心,決定的。在熱愛精神修持、追求解脫的藏地,人們哪怕做一件很小的事,發心都很大,都是為了所有眾生的解脫。許多人在網上看過紮西持林修建瑪尼堆的視頻,裡面不論男女老幼、出家人、在家人,不論是背、是抬、是堆放瑪尼石,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由於發心大,即使只是搬一塊小小的石頭,也會成為未來解脫之因,所以大家才會感到那麼幸福滿足。當你做一件事,如果心量放大到要把所有眾生的安樂都考慮進來時,你就能夠坦然地承受所有的辛苦、磨難,因為你的心胸足夠寬闊。
因果不可避免、真實不虛,如果一個行為的果報今生沒有成熟而你也沒有採取任何行動阻止它成熟的話,它一定會在下一世或更晚的時間成熟。死亡只是目前這個生命的結束,而這段生命所承載的因果仍將繼續下去,新的生命在繼承舊因果的同時又將造作新的因果。因果好似海面的波浪,頭尾相連,延綿不斷,生命也因此不斷地輪轉。連接前世、今生、來世的,不是一個具體的“靈魂”,而是未斷的因果關係。盡管今生和來世的兩個生命,從身體到思想都是相互獨立的,但每一個今生都是來世的基礎。由於我們行為的後果有著性質和程度的差別,轉世便有了不同的屬性,即六道輪回。轉生到哪一道完全由你需要感受的業報決定。蓮花生大士說:如果你想知道你的過去世,看一看你現在的情況;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來世,看看你目前的行為
關於輪回,許多高僧大德都有非常精辟的闡述,輪回的事例也在不少文獻中能找到。我的一位弟子曾親自見證了她女兒的轉世。很感謝她把事情的經過詳細記錄下來,並與大家分享自己的這段經歷(註:見《我所見證的輪回》一文),希望以此喚醒人們對輪回的正確認識。
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對“死”諱莫如深,凡是與死有關的話題都不受歡迎,包括輪回。每當我提到輪回,都會有人反問:“我沒有看見轉世,怎麼相信它存在?”“如果我真的經歷過轉世,為什麼會不記得?”其實,你並不總是一定要親見親聞才相信事物存在的。比如,你從未見過自己的祖先,但你從不懷疑他們在這個地球上存在過。科學家告訴你,宇宙中除了我們的銀河系之外,還有無數類似的星雲,有的遙遠得連最先進的天文望遠鏡也觀察不到,而你相信它們的存在。至於記憶,昨天,甚至剛剛做過的事、說過的話,你都可能忘記,不記得前世的事又有什麼奇怪的呢?你並沒有認真思考過輪回是否存在,當你說“我不相信有輪回”時,你的意思其實是“我不想相信有輪回”,因為輪回、轉世這些概念對你來說太陌生,讓你感到束手無策,你甚至連試圖了解它的興趣和勇氣都沒有。
也許你會覺得輪回、生死這些問題離你的日常生活太遠,活命已經夠你忙的了,哪裡顧得上考慮死後的事。你若能夠因為忙於活而顧不上死的話,可以等到活膩味了再思考輪回、生死。不過,看看周圍,很多人都是滿懷著對生活的熱情籌劃,突然間離開這個世界的。你沒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比這些人更幸運。藏族人常說:明天或來世誰先來到,我們並不清楚。
有些人為了表示自己的清醒,堅決不接受轉世之類的“迷信”觀念。如果死亡就是一切的終結,活著又是為了什麼呢?吃喝享受,完了化作一抔黃土,這樣的人生想著都讓人心酸。否定因果,人們就會身不由己地迷失在無常的洪流之中,家庭、事業、感情最終要放下,理想、信念、價值觀也經不起推敲。不是說這些東西不重要,而是生命的意義應該不止於此。
現代人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假設,我有時覺得奇怪,為什麼他們不假設有來世。這並不比假設有明天或有明年更荒謬。人們熱衷於籌劃未來,愛好制定多種備選方案,為有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做準備。既然這樣,何不順便也為來世做做準備?萬一死後有輪回呢?那不也是有可能出現的一種緊急情況嗎?
每個人的世界觀都應由自己去建立,盲目或被迫接受他人的觀點都是對生命的不尊重,但是封閉內心、固守成見同樣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我想,對輪回半信半疑的人們,不妨採取“科學”的態度,承認自己不知道輪回是否存在,同時不排斥了解更多關於輪回的知識。畢竟從古至今還沒有哪位聖哲否認過輪回的存在,你也沒有必要急於下一個石破天驚的結論。
與其它民族相比,藏族人是更加注重精神修持的,這源於我們對無常的深刻認知和對因果的堅信不疑。皈依佛、法、僧三寶對我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如果不是佛陀通過他累世的修行探索,最終覺悟了生命的真相,並且慈悲地把他所獲得的知識和他的經驗與我們分享,恐怕我們到現在還在盲目地摸索,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什麼來到這個世界,又要往哪裡去。就像有人說的那樣:“我活著是因為我生出來就是活的,就得活到死,盡管活著沒意思,也無可奈何。”聽到這樣的話,我的心裡便充滿了對三寶的感激。如果佛陀沒有講法,他的追隨者們沒有把珍貴的教法傳承下來,使我在二千五百年後得以聽聞、實踐,那麼說這種話的人就是我,如此迷惘、無奈的人就是我!
佛陀在覺悟之後發現所有眾生都是本自圓滿具足的,都有覺悟的可能。這是一個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否則,看看我們五毒俱全的現狀,我們真不知道自己就算好又能好成什麼樣子。佛陀不僅指出所有眾生都可以覺悟,而且耐心地教導我們如何消除迷惑。他告訴我們道理,又教我們如何去印證、檢驗那些道理。他針對人們不同的習氣、偏好、特點,以不同的方式開示真理、激發靈感、鼓舞信心。我們在輪回裡漂泊有多久,我們的迷惑就有多深。佛陀說在他無數次的轉世中,僅轉生為白狗,死後留下的白骨,堆起來就比須彌山還要高。而我們在輪回中沈溺的程度只會比這更嚴重。現在,我們想改變這一切,就必須依賴有效、有力的方法。追求覺悟的過程,就像在一個無邊無際的迷宮裡突圍,沒有佛法的指引,我們永遠都將被困在裡面,原地打轉。
有一些人,是佛陀的追隨者,據說也是佛陀的化身,他們會出現在我們身邊,訓練我們突圍的技巧,與我們並肩作戰。讓我們即使在最困惑、艱難的時候,也不喪失覺悟的信心,因為透過他們,我們看到覺悟的確是可以實現的。
佛陀時代的印度是一個精神修持者的國度。社會各個階層中都有大批人致力於探求精神解脫之道。他們嘗試各種方法,一些人達到很高的覺知程度,但最終只有佛陀證悟了圓滿無漏的智慧,洞見了諸法實相。許多人向他請教後,認識到自己在修行上的問題,於是決定改正或放棄以往的修行方法,而誠心接受佛陀的指導。他們懷著敬意向佛陀表達這種決心,後來成千上萬的人在佛陀面前或者通過佛陀的追隨者表達了這種決心。這種心與心的傳遞便是教法的傳承。當你決心敞開心胸,毫無成見地向佛陀學習解脫之法後,需要在一位具有教法傳承的修行者面前通過身體和語言的行為把自己的決心莊重表達出來。
這不是形式主義。修行的過程涵蓋身、語、意三個方面,所以在修行的起點,身、語、意皈依具足才是圓滿的緣起。之所以要在有教法傳承的人面前皈依,是因為這樣做,你的決心將融入無數前輩、同輩及未來學佛者的決心之海中,它將不再是你一個人的決心,而是無數人共同的決心,並與佛陀的圓滿智慧一脈相承。想像一下,這是多麼巨大的心的力量。身、語、意具足,內心做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決定,修學者便得到了皈依的戒體。身、語、意之中,最重要的是意皈依,即對佛陀的教誨真心認同,相信佛法一定能幫助自己了悟本心,相信僧寶的護持和引導。
我成長的年代幾乎看不見佛像、經書和僧侶,人們對三寶的信仰卻沒有動搖,包括我在內,很多孩子也知道向三寶祈禱。後來我接觸的人多了,發現並不是人人都知道如何祈禱。許多人都沒有足夠的勇氣承認自己需要幫助,並且謙遜地學習別人的成功經驗。我喜歡念心咒,而念珠在當時根本無處可尋。記得我們一群孩子常跑到山上去採柏樹籽做念珠。柏樹籽非常堅硬,穿針引線把它們串成念珠是很費功夫的,而我卻樂此不疲。那時候,我常常找個樹叢一窩,靠在裡面先把自己的破衣服補好,然後就開始串念珠,這樣度過快樂的一天。我還喜歡跟村裡的老人學念經文。那是真正的口耳相傳。他們不識字,我也不識字,他們把自己聽來的經文一句一句背給我聽,我則一句一句記到心裡去。現在回頭看,當時學會的《度母經》和《極樂願文》,念錯的地方實在太多,可因為記憶太深刻,後來雖然努力改正,有幾處還是常念錯。
從小到大,心向佛法都給我帶來莫大的安樂。
然而,皈依三寶並不意味著生活從此安全無憂,腳下從此不會踩空,也不意味著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會有人出來替我們搞定麻煩。我常想:心向佛法的確需要膽識。佛法不向你承諾安全感或確定性,事實上,它恰恰要打破你對安全的幻想。皈依三寶,說明你決心無懼地面對生命中的一切,不再尋求慰藉、寄托、照顧,除了切實地經驗當下,不再企圖另尋出路。藏文中佛教徒一詞的意思是“內道者”,即向內觀照、從本心而非本心之外找真理的人。
在我們這個炫耀攀緣、全力追求散亂的年代裡,靜默、洞察力、內省這樣的詞讓人感到陌生、毫無吸引力,而佛法一切修行的基礎恰是正念,即貼近自己的身、語、意,時刻保持清醒的覺察。
剛接觸一件新鮮事物,人們總會感覺振奮,學佛也是這樣,尤其當你獲得一些心靈啟示之後,你心裡會充滿期望。學習靜坐、念誦經咒,飲食有節、起居規律,你相信生活從此有條不紊、目標明確,修行將不斷進步,連覺悟都似乎指日可待。不過很快你就開始失望,生活的不確定性沒有減少,你也沒有越變越好,相反,你發現自己在修行中一次又一次陷入困境,正念的訓練讓你與自己面面相覷,無所適從。難道這就是修行?
修行不是一場魔術表演,從頭到尾讓你興奮、驚奇、目不暇接。它也不是逃避日常瑣事的盾牌,因為它可能比你企圖逃避的日常生活更加瑣碎平常。修行的目的不是完善目前的生活或者美化自己,如果是這樣,佛陀當年大可不必捨棄王位出家。他從小生活在父王為他砌築的高墻之內,錦衣玉食,不知痛苦為何物,然而,當他偷偷跑出宮外看見生、老、病、死的生命事實後,就決心不再自欺了。修行沒有什麼宏大的目標,只是不再自欺而已。
一旦開始修行就會發現我們對自己的所做作為是多麼無知。無始以來養成的習慣讓我們很不喜歡單純地與自己相處。保持清醒與覺察是一件相當辛苦的事,因為它意味著在任何情況下,你都不評判、不希冀、不回避。這簡直讓你感覺走投無路。可是,覺察還不止於此,你還要清清楚楚地看著自己是怎樣試圖尋找退路、出路卻無果而終的。說實話,對於剛剛踏上修行之路的人來說,這種感覺並不美妙。以前當你不痛快或遇到問題時,你可以焦慮、尖刻、遷怒、自責,可以叫鬧著把周圍的空間填滿,可以不理會真相而只沈浸在情緒的發泄中。然而,保持覺察讓你認識到這一切都無從做起。
自古以來,追求精神修養的人都需要具備一種品質,那就是忍辱。“忍辱”在現代人的詞典裡似乎與怪僻、自虐之類的鏈接在一起,所以大多數人都不屑於有這種品質。但是,從修行的角度看,忍辱指遇到情況不急於做出反應,不急於逃避不安、尋找安慰,而是放慢整個事情的節奏,給自己留一點空間去觀察和感受,讓自己可以看清事情的原貌,而不是被衝動牽著鼻子走。這有時也被稱為寡欲或甘於寂寞。
持續的覺察訓練會讓我們逐漸習慣這種不迎不拒的做法。期望和恐懼其實是同一個東西的兩面,有期望就會有恐懼,而回避則會加強恐懼。不迎不拒使我們放鬆下來,這時,我們才更有可能瞥見一切思想行為、一切歡喜哀愁背後的那個東西。人們愛把生活弄得擁擠而熱鬧,忙得團團轉,以免和自己獨處。心向佛法的人卻是決心要和自己親密相處。修行的過程毫無疑問會充滿挫折,每一個修行人都會一再失敗,一再跌回舊的習氣中。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一輩子都在精進修行,不放棄也不逃避。
感謝三寶持續給我們以啟發和勇氣,否則,我們無法堅持。
皈依,不是修行的起點。它是整個修行。
(希阿榮博堪布口述,弟子於公曆11月1日(藏曆九月初三)完成文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