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在家菩薩戒 - 如瑞法師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6-15 05:19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在家菩薩戒 - 如瑞法師

在家菩薩戒
(如瑞法師)
(資料來源 普壽寺)

  從字面上解釋「家」,分開來看,上面一個穴,下面是一個豕宇,即豬的意思。就像豬在烤圈裡生活一樣,沒有自由。所以要出家,出家就像小鳥一樣,飛向天空,自由自在。經裡講「在家猶如牢獄」也是這個意思。總而言之,在家不得自由。有家庭就要生計,就要貪財,貪家人等。在家要過世俗人的生活,就有塵垢,不得清淨;在家就要料理家庭,出去人與人之間,你哄我,我哄你、不為善法所攝。更主要的是,在家沉溺在愛慾的污泥之中,不能超脫,常常被惡法所攝。這就是在家的情況。

  而出家則是「出家寬廣猶如虛空;五湖四海為上客;出家無家處處家」,所謂「天下叢林飯似山、缽盂到處任君餐」,足見出家人的瀟灑了。袈裟一披,手裡持上缽盂,到處可以走。但是我們走不是為了遊逛,而是為了參學,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寬廣猶如虛空。這世界大地任我走,走到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像比丘師父可以走到樹林裡就坐,走到哪裡就坐到哪裡、修行到哪裡。這就和在家的情況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家迫窄如牢獄,出家卻寬廣猶如虛空。在家要貪聚,出家就要捨離,拋棄恩愛。首先要能夠邁出家門,離開自己的親友,辭親割愛,出家求道。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因地當菩薩的時候,捨王位及一國之財,出家求道,可見「道」的珍貴和重要。所以我們要能捨離,那些財都是世間的,能聚能散的,唯有求得聖法財,才會永遠不壞。

  那麼,對比一下,在家人講人我,而出家人則講平等。就像我們聽說「無敵莫故」,不分親,不分遠,培養我們的慈悲心,「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有的眾生我都要發願度他。我們知道,人人都具足佛性,我不敢輕視任何一個人,所以、我們出家要學平等。

  在家是塵垢所纏,所做種種不如法的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很多煩惱。而出家卻是寂淨的,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然後就好好地修行,好好地思維,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惡法就要離,善法就要修。常樂在寂靜處,好好地修行。在家多是惡法聚,出家儘是善法聚。所以出家不容易啊!來到寺廟裡,每天聽法、聽人家說好話,同學之間講道誼,收攝我們的只有「善法」二字。在家是沉溺在愛慾的污泥當中,很難拔得出來。所以,出家第一就要斷淫慾,淫慾一斷,自然離開愛慾。出家和在家比起來,出家就顯得很殊勝了。那麼,對於我們來講,不管有沒有條件出家,但我們有願望,希望能夠出家。

在出家四料簡有四種情形:

  一:心出家,身不出家,《維摩詰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名出家,因此,身雖未能出家,但能發真正出離心,向佛道的心,即是心出家。

  二:身出家,心不出家。身雖剃髮染衣,外現僧相,但未能依佛的教誨,勤修戒定慧。如此豈非蹉跎歲月,入寶山空手而回?

  三:心出家,身出家,即是外現僧相,內發修道之心,是名最上等出家。

  四: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身與心都未出家,就是《大智度論》裡呵責的人——太愚癡了,不懂得利用這寶貴的人生來出家求道。

  諸位居士是屬於第一類的人,各位再發心剃髮染衣,就是最上等的出家人了,出家是非常殊勝的。諸佛都是示現出家才成佛的。因此,不論現時的出家條件是否具足、諸位都要發出家的好願;即使今生不能如願出家,也種下來生出家成道的種了,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之差別即在於出家有許多戒,戒越多,解脫越快。持一條解脫一條,亦是出家殊勝之處。然而,道在人弘,只有僧人才能弘揚佛法。因此,出家不僅要自利,同時還肩負著利他、住持正法的責任。正法的興盛,必須要有僧團,有僧團就離不開戒律。所以,戒律對學佛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尤其對出家人更為重要。

  諸位要發心出家,首先必須搞清楚自己的責任是什麼?出家,就要有大丈夫的志向,勇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出家必須胸懷大志,如果只為自利,就失去出家一半的意義。有大志向,才能激勵自己,努力刻苦地去修學。

  一個胸無大志的人,就不會產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人活一種精神,有精神,就能提起勁來,即能戰勝身體及物質上的一部分障礙。

  所以,我們從居士時就要鍛煉行走坐臥的威儀,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睡有睡相,一切時,要表現出有使不完的勁兒。俗話說:「力氣是奴才,使了還會來」。不要吝惜它,我們要掌握它,不能作它的奴隸。要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努力進取!

  真正出家,就必須要有大丈夫的氣概。「出家非將相所能為」,世間之將相非常了不起,但讓他們出家就辦不到了。而今天,諸位連將相辦不到的事情都準備要辦到。說明大家都很有志向。有了志向,就有精神,即能發心去做。若沒有志向去做,也就沒有精神,自然做什麼事情也不會成功。


 第三、能夠忍耐寒冷。颱風也好,大雪也好,零下四十度也好,為修道都要忍受。

  第四、要經得起雨淋。

  第五、要能夠忍受飢餓。

出家以後,應該是日中一食,早齋開的小食,中午正食,過日中以後,就不許再吃。所以,要能忍饑。

  第六、能夠忍渴。口渴的時候,要能夠忍受。

  第七、要能夠持戒。嚴格守持佛陀所制的戒律,哪怕有生命的危險,也不得違犯佛所制的戒律。持戒,就要有「寧捨生命,不捨戒律」的心。佛教故事裡有個沙彌,經常去施主家乞食。有一回,施主家沒大人,只有一個十六歲的小女孩在家,小女孩看到沙彌就起了不好的心念,把沙彌關在房子裡,逼他還俗。沙彌知道走不脫,就想「我寧可持戒而死。也不壞我的戒行」,他就自殺了,他這種寧捨生命都要持戒的精神感動了國王。所以,大家要懂,如果破戒就把自己的法身慧命喪失了,雖然還有這個色身,但也形同走屍。雖然,我們為持戒而失掉生命,但是,保住了我們法身慧命的根,就不會墮落惡道。因此,我們一定要好好持戒。

  第八、要嚴格地遵守過中不食。這一條是說絕對不讓你下午吃東西。

  第九、要能夠忍受各種惡言。對別人的辱罵、譏嫌、風涼話、閒言碎語、冷嘲熱諷,聽到以後,就當沒聽到,絕不因此而失掉自己求道的正念。佛告訴我們:罵人的人,就像仰天涕唾一樣;亦如給人送禮不被人接收,只好自己帶回去一樣。所以,罵人還是罵自己,害人家還是害自己。因此。要經得起惡言的考驗。

  第十、還要能夠經得起毒蟲的考驗。我們走到一個地方,無論有蚊子、跳蚤還是其它的毒蟲等,都不要因此而退道。

  大家既然要出家,先就要做好這個準備,受種種的苦,經得起風、熱、雨、寒等的考驗。

 我們在受菩薩戒的時候,羯磨師會問「汝是丈夫否?」,你回答「是丈夫」,什麼是丈夫?就是有遠大的志向,節操高尚,能夠承擔如來家務,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如果我們不能去包容別人,那麼你當初何必要受菩薩戒呢?

  在我們受菩薩戒的時候,是要祈請十方三世諸佛菩薩來做證明的。一旦祈請以後,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都知道現在某某處,如南閻浮提,山西省五台山普壽寺的某某人,現在在受菩薩戒了。所以佛菩薩都知道你是佛子,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都歡喜。如果你現在不發菩提心,甚至做一些違背戒律的事情,那十方三世諸佛菩薩都會悲哀憐憫你的!

  所以,大家要想很好地保持受菩薩戒時的初發心,每天要不斷地提醒自己。早晨摸頭,我是菩薩;中午摸頭,我是菩薩;晚上摸頭,我是菩薩;古人尚「一日三省」,何況一個出家人呢!我們要能常常反省,記住自己是幹什麼的?如果能常常想到:我是一個出家人,是一個發了菩提心的菩薩,你就能夠克制自己,就會去做利益大眾的事情。把自己的利益放下。就像道宣律師所說的:「損己利人」,就是出家憎人的定義。怎麼樣當一個出家人?就是要做損己利人之事。所以,大家學菩薩就要去實踐,真正去體會一下做菩薩是什麼樣子! 

「菩薩」我們就講到這裡,下面解釋「戒」。「戒」有兩個意思,一是禁惡,禁惡才能生善,二是警,警是們策三業,遠離犯過的錯,積極地去做善。這兩個方面就包括了整個戒的內容,無非就是佛告訴我們不應該做的,我們不去做,這就是離惡,佛告訴我們應該做的,我們就去做,這就是做善。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戒是佛給弟子們立的生活標準,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以此來規範弟子們的行為。


  在家佛弟子要學的戒有三皈、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出家佛弟子除學這些戒外,還有更多的戒要學,戒是融合在我們生活當中的。大家把心安定下,慢慢來,以前曾給同事們講過一個故事。有一位徒弟到山上找師父。有一位師父特別了不起,他的劍法特別好。這位徒弟就想學劍法,拜了師父以後,就問師父 「以我的精進力、刻苦力,最快要幾年可以圓滿?」師父說:「十年」。徒弟說:「那我再加倍努力去學呢?」師父就說「需要三十年」。徒弟又說:「我用我自己最大的力量,用最快的方法,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好呢?」師父說:「需要七十年」。同學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越急反而用的時間越長?這就是說,你懷著急迫的心理就破壞了自己正常的運轉心。

  我們修行亦如是,首先要身安,身安則道隆。立學的目標,按照佛教導的戒、定、慧次第而入。佛所說的任何法,不論是經還是論,裡面都貫穿著戒定慧,拿我們最熟悉的八正道來講。第一個是正見,這就說明我們修行人,首先要樹立一個正知見,知道修行的道路是從學戒開始的。有了正知見後,還要有正思維。然後付諸行動,引發我們的善法欲,以此安排自己修行的道路,應該怎麼樣起步走。

下面我們來看戒條

第一條:不殺生。


  「善男子,優婆寒戒,雖屬身命,乃至蟻子,息不應殺,苦受戒己,若口教殺,若身自殺。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不殺生、即不斷一切眾生命。所謂新命即斷眾生的「識  氣  暖」。一個人活著,可會有識、氣、暖。當人死時,首先無出入息、然後身體漸漸變涼,最後識也離開了,這就是所謂的斷命。大家知道人死後,身體是涼的,如果有暖,其識還在。為什麼人死後不讓動?就是因為他的識還沒有馬上離開,正如《八識規矩頌》,所說:「去後來先做主翁。」這是說人投胎時第八識先來,死的時候候,它最後走,因此,人死了以後一定要等他的識完全離開才可動他。殺生即從這三方面考察,如果有暖表識還在,還沒有死,有出入息,表宗還活著。出入息一斷,暖沒有了這人的命就斷了,眾生,即當說的有情,一切有情識者都是眾生,

  「善男子」呼起一聲,提醒聽者要注意了,「善」即「好」的意思為什麼稱「善男子」呢?就世間法講,這個人是被大家所公認的。也就是社會上所講的「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

  按出世法講,佛說善男子,善女人是指那些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具有正知正見、正思維的人。他身行是善行,口造善業,意所想也是善的。這樣的人才堪稱是善人。

  我們學佛首先要達到普通的標準,要常要多看多學,好好去思維。弘一大師曾告誡年輕人要「持戒、自尊、習勞和惜福」。這話雖然平常卻寓意很深:一個持戒的人,就應該自尊,以持戒培養自己的僧格。習勞不損福報,惜福就是要懂得珍惜福報,否則,即使是一張衛生紙,使用不當福報也會失掉。所以,學佛之人要懂因果。一念心是佛,即成佛因;一念害人心,就是惡道因。我們修行,就要把握住念頭,持戒即是二六時中常提正念。所以我們要從珍惜節約一滴水開始,不要讓福報損了。一位老和尚說:出家就和做賣買一樣到最後算賬,可不要失去了人生呀!

  所以按佛的話「善男子」,就是指身、口、意行善行的好人。

「若身自殺」,如果自己親身去殺。是指用種種工具,如用石頭、刀、棒子或其它的殺具去殺人。

  「若是人俱失優婆塞戒」如果這個人斷了人的識、氣、暖,就犯了殺戒。「是」指法詞,「這個人」。「俱」是「就」。這個人就失掉了優婆塞戒。

  「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含至阿那含」

  這是讓我們懂得小乘修行的次第。「暖位」是從四諦人手,修十六行相,如世間有鑽木取火:拿東西鑽,越鑽越熱,最後到達一定的溫度,就著火了。聖道如火,煩惱如柴。我們證聖道,是能夠斷煩陷的,就像鑽火一樣,聖道之火能燒煩惱之柴。暖位是聖道火的前向,還沒有人聖道,沒有見道,沒有進入修道。因為先有暖,後有熱,然後才有火,所以暖位是進入聖道火的前向。「須陀含」 是指四果之初果——預流果。」頂流」就是入聖人之流。流是類的意思。「至」是到的意思。 「阿那含」是四果之第三果位。把殺戒的優婆塞,四善根位尚不能證,更何況證初果到三果。

  「是名破戒優婆塞,臭優婆塞,旃陀羅優婆塞,垢優婆塞,結優婆塞,是名初重。」

  這就是說如果受了菩薩戒的人,犯了殺戒,就叫作破戒優婆塞,所謂破戒就是已經受了戒的人,不遵守佛制的戒而去違背,佛不讓做的事,去做了,這就是破戒。相反,受戒以往,一定要遵照佛的教導,不讓做的事情一定不做,好好聽佛的話,這種就是持戒。

  破戒有什麼危害呢?破戒的人有五種過失:

  首先即「自害」。持戒可以熄滅自己的內災外災。獲得種種功德,引發定共戒,道共戒,如果破戒,就得不到持戒的殊勝功德和利益,自己害了自己。

  第二,破戒以後,被有智慧、持戒人所呵責。

  第三,犯戒的人惡名流布,一但犯戒,不好的名聲就會傳開。

  第四,臨終生悔。當臨死時,就會回首往事:因為自己犯了戒,心裡就會害怕,那個時候會後悔的,但後悔也來不及了。

  第五,死後墮惡道。破戒的人死後墮落三惡道。

  所以大律中講:「多種有漏處」。就是說下地獄,受地獄報以後,還要轉畜主,之後還要轉為邊地的人,再想獲得一個六根具足的人是很不容易的! 所以一旦墮落惡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幾劫,幾千劫,幾萬劫的事。真是「一失人身,萬劫不復」。所以我們出家也好,在家也好,都要好好護持所受的戒。只有護戒,才能最終得到解脫。

  如果不好好持戒,就有上述五種過失,被人、神、菩薩和佛所共棄。連鬼神也唾棄,如菩薩戒上所說:「鬼神常掃其腳跡」。有好的路不走,偏偏要走險道,去墮落。這就叫做破戒優聾塞。

  「臭優聾塞」犯戒以後,就不是一個好的清淨的近事男或近事女了。我們常說戒香,持戒就會散發香氣,就有戒香。破戒常常都是由於不好好的去攝伏心念,由不淨的、壞的心而起,即而去做那些非法的事情,犯了戒,失去戒香,當然會散發出臭氣,就成了臭優婆塞。

  「旃陀羅優婆塞」犯戒之人不但是臭穢不淨的,而且還是旃陀羅優婆塞。「旃陀羅」是梵語,華言「嚴志」。在印度有四種姓,旃陀羅屬於下賤姓。男的叫旃陀羅,女的叫旃陀離。這種人要到大眾中去,手裡還要拿個鈴子和竹子,邊走邊搖,以此為標誌,所以叫「嚴志」。這個「嚴」就是惡業自嚴,就如屠夫,無論走到哪裡都讓人討厭,不願與之為伍。如果是破了戒的優婆塞,就成了旃陀羅優婆塞,非常下賤,招人討厭,被別人看不起。

 「垢優婆塞」「垢」就是污垢,骯髒。犯了戒以後,就是污垢之人、骯髒之人。這種髒不是身上的髒而是心裡有了污垢。犯戒由起心開始,人的行動受識的支配,若不好好地極力攝伏自己的心念,就很容易放逸,很容易作惡,由於心裡有了污垢,自己不舒服,別人也討厭,這就是垢優婆塞。

  「結優婆塞」「結」即綁住繫縛意,也稱「煩惱」。破戒之人就被煩惱所繫縛,因此起感、造業,受報。就這樣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是名初重」。這是六重二十八輕的第一條重罪。「重」是菩薩戒的根本,六重之一的殺戒就講完了。

  第二條:不偷盜。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偷竊。乃至一錢,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曖法。況須陀沮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二重」。

  第一條殺戒,是煩眾生的正報即色身,此罪最重,故列第一。第二條盜戒,指偷盜眾生的財物等,是損眾生的依報,除殺人罪,就數此罪了。因為財物是眾生資助其生命的根本。

  「偷盜」即「不與取」意。別人沒給,你去拿,就算盜,不與取裡面有多種情況即奪取,偷取、詐取,威脅取等。

  偷盜中選包括賭博,偷渡,漏稅乃至印刷品中郵寄信,信件中夾錢等。我們寄印刷品時,裡面夾信或寄信時,裡面夾錢,都屬於盜。總起來講,不管用什麼方法得到。只要是非理侵損對方。即是偷盜。

  此戒是性戒,縱然佛不制戒,遵循因果律,作了偷盜的事情也是要受報的。佛為了不讓我們墮落三惡道中,又加遮止,不許我們做。此外,我們學佛就是求人道,求了生脫死。若犯盜戒,就不能入道。《楞嚴經》云:「偷心不除,塵不可出」。偷盜能如此嚴重的障道,故必須加以禁止。此外,犯偷盜罪,就違背了菩薩的六度四攝。我們既然已經受了菩薩戒,就要自覺,覺他,廣度眾生,應該有「慈悲喜捨」四等心。六度的第一條是佈施,四攝的第一條也是佈施。如果犯了盜戒,就違背十六度四攝,違背了我們應懷有的慈悲喜捨心,違背了我們以度眾生為己任的誓願。

   我們學佛的人,若犯了盜戒,就會破壞人家對三寶的信心,從而破滅佛法。我們受了菩薩戒的人,就應該處處利益眾生,讓人家看到你的行動後,對三寶生起信心。現在你反而做偷盜之事,人家就會譏嫌,從而失去對三寶的信心。所以佛制不許偷盜。  「雖為生命」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雖」是虛詞,作連詞。就是說為了自己,不能夠偷盜。第二層意思:我們這個色身是四大假合之身,命住其中、識在其中,是精神物質的綜合體。受菩薩戒的人,只要你是一個正常人,就不能偷盜!

  偷盜什麼東西呢?偷三寶、人、鬼神和畜生的東西。在這幾樣東西中,屬偷三寶東西的罪最重。  「三寶」就是佛、法、僧三寶,我們不能偷佛法僧三寶的東西。

  佛的東西按戒律裡來分,有佛受用物、施屬佛物、供養佛物、獻佛物。

  佛的受用物是指堂宇、衣服、床帳等。堂宇是指佛在世的時候,佛所住的房子,佛滅度後,我們現在供佛像或裝舍利的大殿及塔。衣服,佛在世的時候,穿的衣服、袈裟等。佛滅度後,人們給佛像做的衣袍或衣物等。床帳是指佛在世的時候,睡的床及帳。佛滅度後,佛的法座等。這些都屬於佛的受用物,這些東西不能換、不能賣。或認為不好了丟在一邊、或用在別的地方等,都是不容許的。

  施屬佛物。是指金、銀,錢寶、奴畜等。

  供養佛物,是指花、香、燈燭,幢幡等。

  獻佛物、是指糕點,瓜果、飯菜等。

  如果佈施的人,心有所局,這四種佛物,也不能互用。說到偷盜,不僅涉及到直接的偷盜,還有一種就是互用,用錯了也屬於偷盜。

  一般來講,犯互用罪常常是由於愚癡而引起的。無論是在家居士還是出家人受戒而不學戒,就會因愚癡而導致犯互用三寶物的罪。

  法物也有四種。法受用物是指箱、函、櫃、簏、巾袱等。其餘三種同於佛物。因為我們裝經要用箱子或櫃子,蓋經要用巾帕或巾布等,所以法受用物不同於佛受用物。佛物和法物不能隨便拿來用的。因為佛已經滅度了,法又沒有辦法去咨問,沒有人能為佛法做主,所以佛法物是絕對不能隨便動的。如果你偷了,一定犯盜。若有守護主,就犯重。

  僧物也有四種

  第一種是常住常住物。

  前一個「常住」是指物的主人,即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滿閻浮提的出家人。後一個「常住」指僧伽蘭之內的東西  即大眾僧的房子、桌子、凳子、常住的果樹。大眾僧的廚房庫房及其中的東西(如大米、白面、饅頭等生熟物)、銀錢、重物等  還有別人佈施了的錢,田園、畜牲、菜園、人及花果樹木等。在盜僧物裡,屬盜常住常住物的罪最重,犯重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主人多。盜了常住常住物,隨損一毫就在十方凡聖僧前一一詰罪。

  第二種是十方常住物。

  「十方」指人,即十方常住物的主人是現在整個南閻浮提的出家人。「常住」指物,即每日供僧常食。

  常住常住物和十方常住物的範圍都是一定的,常住常住物是供過去、現在、未來及南閻浮捉的出家人來受用這些東西,不能帶出界外。而十方常住物呢?一打板進界後,管你一頓飯,吃飽為原則,不許拿走。

  第三種是現前現前物。

  前一「現前」指的是人,後面的「現前」指的是物。其意思就是現前的人來受用現前的東西。例如居士上午佈施來襪子,要供養普壽寺現在的人,就得馬上分,這就是現前的東西供現前的人。

  第四種是十方現前物,是指現前的東西,供十方的人,分配的時候要打板作法,不僅僅限於一個寺廟,凡是出家人進寺廟裡都有份。這兩種現前是不同的,「現前」都是說現前的東西,而受用的人是不同的,一個是現前的人,一個是十方的人。

  對於我們居士要有這個概念,不管哪一種,我們要是偷了都犯盜。

 佛制不許淫慾。因為淫慾是眾苦的根本,是障道的一個重要因素,要想了生脫死一定先斷淫慾。淫慾之性:是以欲染為心,托腥臊為體,是鄙穢、骯髒的。由於做淫慾之事,使眾生漂流在生死苦海中,永無出期,所以我們要想制身,了脫生死反迷歸悟。就應該審一審這個狂心,把這個狂心止了,自然不會導致有犯戒行為。然而,我們六根對六塵,在這根塵網裡,若想逃脫是很難的。因為眼睛要看,看後意識即會分別,這是男子,這是女人,有時自然要產生不浮的念頭。我們要想切斷犯戒的緣,應從小事上做起,對世間女人喜歡用的那些裝飾品一律不去用,不要做出常常引起別人錯覺的舉動。否則,會給自己帶來不好的一些緣。所以,大家想要出家,首先要正身,要學大丈夫的氣概,不要扭扭捏捏,搖頭晃腦,做女人的種種那些姿態,這樣很容易引起男子對自己的注意。進而引誘給你好吃的、好穿的,說好聽的,聽人家讚美,你就飄飄然,慢慢就上當了。所以要遠離這些。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四重」。

  破了此戒的人即是臭優婆塞、優婆夷了,我們知道淫慾的性是鄙穢、骯髒的,若仿此骯髒事,身和心自然小浮。如果居士犯邪淫,好像臭人一樣,人家就不愛接近他,所以稱為臭優婆塞。受戒後,應好好持戒護戒,持戒護戒能長養善法。現在,卻破了戒,就像那殘暴殺害眾生生命的旃陀羅一樣,把自己的善法毀掉了,故又稱為旃陀羅優婆塞。作為受了菩薩戒的居士,應該好好地持戒。以戒來警惕自己的心。否則,愛慾之心一生起,就染污了清淨的自性。心污染後,再做了那不好的行為,身也就有了污垢,這污垢不就是煩惱嗎?所以稱為垢優婆塞、優婆夷。犯戒之後就會煩惱,這個煩惱就像繩子一樣把自己捆起來。在這當中小僅僅只有一個過失,而且有好多過失,貪嗔癡都具足了,因有慾念而生愛,即成為愛結。

愛結就把自己纏縛住了。如果愛盡了,就生起怨,就成為怨結。有怨即而生嗔,就成為嗔結。所求的得不到,就生癡煩惱,把自己束縛起來。像世間的男女一樣,一個為了另一個,甚至可以自殺,這些都是愚癡所致。所以犯了淫慾的人,貪瞋癡三結把眾生死死的束縛起來,如做結一樣,也如蠶吐絲一樣,把自己裡在裡面,做繭自縛,有了束縛,一定出不了三界。


  犯了淫戒有什麼壞處呢?首先得不好的名聲:第二是煩惱心亂。若有淫慾之念,就會肝火上升,使自己的心難得平靜,煩煩惱惱。有淫慾之念,久而久之,就會使自己精神恍惚,不知該幹什麼。第三,令人精神不振,像上面所講的臭優婆塞一樣,大家都不願意接近他。第四,善根淺薄。若起淫慾之念,做淫慾之事後,就不能好好護持自己的善根。這樣的人會使善友迷離,惡友即來做伴。第五,還要被長輩、智者所呵責,做淫慾事的人,面色枯暗,眼睛渾濁。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看其眼睛就能知道這是個淫慾之人,他的智慧慢慢就會損失掉,因他用的是邪心而不是正心,記憶力變差,現世修行不能得道,最後導致墮落三途。

  此不邪淫戒是六根本中的第四條重戒。

  第五條:不說四眾過。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過罪。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說」是宣說,宣揚。「四眾」即比氏、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前兩者是山家眾,後兩者是在家眾。一個有正法的地方,如佛在世時,都是四眾弟子圍繞,四眾弟子一眾不缺才表明正法存在。如果把佛法比成一座大廈,四眾就像這座大廈的四根桿子,若其中任何一根柱子傾斜,佛法的大廈就會受到影響,所以要想維護真正的佛法,四眾都得具全。正因為此,所以不能說四眾的過失。說四眾過會使佛法受到損失。作為一個受了菩薩戒的在家人,一定要守口業,不能隨隨便便地宣說四眾過,尤其是出家人的過失。有句話「大居士不言僧過」,做為一個真正的居士,懂得佛法,他一定不會隨便說出家人的過,否則因果是很大的。所以說,寧破佛塔,也不能向人宣說比丘過惡,可見此罪是很嚴重的!我們知道佛有法、報、化三身。若說比丘過惡則壞法身,為什麼呢?因為比丘屬於僧,佛法是憑借出家人來弘揚的,如果沒有僧,誰來宣揚佛法呢?若毀僧,三寶通壞,所以,說山家人的過失就破壞了佛的法身。破佛塔的罪已經很重了,破法的罪較之更重!在家人一定不能說出家人的過失!這是講戒題「不說四眾過」。

  戒文,不得宣說,這是佛制的,告訴我們不能宣揚傳說四眾的過失。這裡的宣說不單指口說,還包括書寫,漫畫等等方式,不管用什麼方式,只要別人能懂你的意思,知道你是在宣說四眾的過失,就歸在這條戒裡。這條戒是屬於口業,是很難護的,因為我們嘴巴天天都要說話,從早到晚不說話的時候很少,非常難以制約,常常隨口就來,尤其在我們共同相處當中,我們的眼睛又非常的厲害,常常看別人的毛病。

記得在某一懺悔文裡有這樣一句話「求人毛病也是病,此病不除難修行。」眾生的病是多種多樣的,煩惱也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有一個非常厲害的毛病就是求人過的毛病,兩隻眼睛不看自己,就愛看別人,這個毛病不根除,對自己修行很不利。如果我們不看自己的過失,只看別人,就會在思想上起分辨,這個不對那個不對,隨口宣傳別人的罪過,這就違反佛所制的戒。

作為一個受了在家菩薩戒七十年代的居士,不應該隨隨便便地宣說四眾的罪過。但佛也告訴我們,不是見人過不說,而是此等等讓別人能知過改過。所以律制要互相諫勸,我諫勸你是不讓你生過失,你諫勸我也是不讓我起非、犯過。大家彼此都要幫助,犯了戒,也要彼此懺悔。作為一個在家居士,見到比丘、比丘尼的過失,可以善意的提出來。如佛世時波斯國王夫人茉莉,看到十七群比丘游來游去有失威儀,就讓手下人包了一包石蜜請十七群比丘帶回之供養佛,佛看到後明知故問是怎麼回事,這樣就把情況說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種種方式,善巧地來諫勸別人。


  「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前一個「是」是指法詞,代表「不說四眾過」,如果我們下以持戒為心,就不能警策自己,隨口就會犯這個過失。

  何為善男子、善女人?能依善知識。聽聞正法,由正思維而後身行善行,口說善言行,意思善法之人。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戒以後,不善養父母師長。就是犯戒。父母師長對我們有恩,我們應該報答。最起碼的要從財物上供濟,然後再從修行上來供養。那麼說到父母師長,小居士現在發心出家,一定要選擇好師父。現在我們還沒有剃頭,在沒有剃頭前,要盡可能地去觀察,尋找師父。現在在中國,剃度師和和尚大多是分開的。在印度剃度師就是和尚,從出家受戒都是由和尚來成就。和尚的意思是力生。也是親教師,弟子的法身慧命要憑和尚成就。

  那麼,怎樣觀察師父有德沒德呢?經裡講師父應具十德或八德。現在我們講為師的八德。

  第一、要安住境界。安住境界是說。這位師父能不能守護別解脫戒。就是指他或她出家當了比丘,比丘尼後,能不能遵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在行持上有沒有虧損,在說話方而有否違背佛的教。如果無缺即具備了這個德。

  第二、要具足多聞。這位師父不僅戒行清淨。還要對佛所說的法,多有所聽聞,通達佛的三藏十二部。

  第三、要能有所證。對所學的法,能去證。修了能證。

  第四、要性多哀憫。從其本質上,能起哀憐悲憫眾生的心。具體表現在他好樂於給大家解釋佛法的義理。高興給予別人利樂。高興給大家安穩,使大家身安心安,能好好修學。這些都是從哀憫的心中發出來的。

  第五、要心無厭倦。能不辭勞苦地教導弟子。對弟子的善行能夠讚歎鼓勵,不厭倦地給大眾宣說正法。

  第六、要善能堪忍。就是能忍耐。別人罵。不去報復。別人恨,不反過來恨人。對種種逼迫苦事,都能想到是自己的過失。推直於他,隱屈於己,對別人終不發忿怒之心。總之,遇到輕凌欺辱的事,都能忍耐。並且在修道當中,能忍寒忍熱,忍饑忍渴。

  第七、要無有怖畏,沒有什麼害怕的,在大眾中講說正法時,心無膽怯,聲音也不哆嗦。辯論時,不畏縮,不緊張,在眾中處斷無畏。

  第八、要語句圓滿。講法時,能成就美妙的梵音,說出來的語言非常明瞭。所講的法,能深者見深,淺者見淺,容易理解,眾生非常歡喜。也就是說道師父要善辨善說。

  具足上述八種德的師父是最理想的。若實在找不到時,該怎麼辦?最起碼要具備「安住境界」和慈悲心這兩德。因為單有持戒一德,沒有慈悲心,不肯教導你怎麼辦呢?所以,簡單地說,要找悲智俱全的師父。只有有智慧,有慈悲心,才能夠教導、攝受你。

  一旦找到師父,應如法親近、如法依止、如法恭敬、如法承侍。《華嚴經》裡講得非常好:善財童子求善知識時,文殊菩薩對他講,若要求一切智智,應當求真正的善知識。對善知識不要生疲厭懈怠;見了善知識也不要生厭足;對善知識的敦誨應隨順,不應違逆;依善知識要善巧方便;但應恭敬,勿見過失。這是文殊菩薩教導善財童子的話。那麼,我們要親近善知識,最好的方法就要在《華嚴經》裡找。

  二十八經第三條。不瞻病苦戒,若優婆塞,受持戒已,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優婆塞得失慧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惡心」就是憎惡心、厭惡心、不愛見心。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對病人討厭,憎惡,不願意看等都是屬於惡心「瞻視」就是照料、看護。受了菩薩戒的人,惡心不能瞻視病苦是佛制所不容許的,一定要能夠慈心探視病人。我們知道「病苦」是八苦之一;生老病死,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在諸苦中。病苦是最苦的。我們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組成的。若有一大不調,我們的身體就會得病。若地大不調,渾身就會沉重;若水大不調,渾身就會臃腫;若火大不調,渾身就會很燥熱;若風大不調,就會疲倦。不管哪一大不調,都會引起身體的不適。每一大有一百零一病,合起來有四百零四病,病輕還能挺得過去,重了就很苦,動也動不得,以前愛吃的也不愛吃了,不得自由,所以說病苦是苦中之苦,對有病之人,佛告訴我們應該發慈悲心去看護照料。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次其它的出家人都應供去了,佛就來回巡視,看到一位病比丘沒人管,佛就問他怎麼回事。病比丘就說:我生病了,佛就問:為什麼沒有人來照顧你?病比丘就說:我好的時候別人生病我不管,我性情疏懶。不耐心去看,所以現在我病了也沒有人來瞻視。佛很憐憫他,就親自照顧他,為他整理床鋪,打掃衛生等,並告訴他以後應該好好地去看病人,如是因如是果,你不看病人,你病時別人也就不來看你。

從此以後。佛就制了要瞻視病人的戒。佛在菩薩戒裡說:看病福田是第一福田。八福田是:佛、聖人、憎、和尚、阿者黎、父、母、病人。為什麼呢?因為能拔苦中之苦,要想看病人,首先應該具備慈悲心,沒有慈悲心就不能去看病人,甚至會產生惡心,討厭憎惡,不愛理等,因為病了以後是很髒的,甚至大小便都需要別人幫忙清理,所以看病人是很不容易的,要怨守這條戒。首先應當培養自己的慈悲心,在修慈悲喜捨這四等心時,慈心是第一位的。

密教裡有這麼一個傳說:無著菩薩為了從彌勒菩薩處得到《現觀莊嚴論》,就到雞足山修慈心。修了十年,因想念母親下山,走到一條河邊,河上只有一座獨木橋。在橋頭有一個人用鐵棒磨針。擋住去路,無著菩薩著急要過,磨針人不讓過,並說:「我現在很著急,要把鐵棒磨成針、為我女兒縫嫁妝。」就是不肯讓路,他又返回到雞足山,又修了十年慈心。由於想念母親,他又下山了,這回沒有了磨針的人,卻在路上碰到了一條狗,這狗身上長了很多很髒的瘡,他從狗邊路過,走了一會覺得不對頭:我在山上修了道麼久就是要修慈悲心。現在不管那狗是不對的,於是他就返回去。但看到狗身上實在太髒。又覺得不行,還是走吧。因為無著菩薩擅長醫術,知道生了有膿的瘡,用嘴巴把膿血吸出來,馬上就會好的。但他不肯去吸狗身上的瘡,就又走了,這樣來來回回三次。

最後一次他想一切有情都是父母,這狗也是有情,我修慧心,就應該以慈心來為它治病,這次他就走到狗的跟前,蹲下來用嘴巴吸狗身上的膿,一下覺得非常香,後來就變成甘乳。吸完後,彌勒菩薩顯現了,無著菩薩一看,激動不己:我修了二十年慈心,要見您老人家,您不滿我的願,今天偏偏現狗身讓我來見,彌勒菩薩就說:自從你下了山,我就跟著你,不相信,你看我渾身都是你唾的唾沫。所以西藏的出家人修法,不隨便吐唾沫、害怕唾到彌勒菩薩身上。佛菩薩隨時隨地都在跟著我們,我們之所以見不到,就是因為慈悲心沒有圓滿。無著菩薩的慈悲心圓滿了,就能見到彌勒菩薩。因此要想看護病人,一定要具備慈悲心。


  二十八輕第四條見乞者不興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見有乞者,不能多少,隨宜分與。空遣還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這是二十八輕裡面的第四條,如果優婆塞、優婆夷受了在家菩薩戒。見了向自己乞討的人,不能多少隨力給與,使乞討者心願落空,就犯了此戒,得失意罪。我們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要體力而行,但不可以看見裝作沒看見。聽見了裝作沒聽見,甚至口出惡言,乃至心生厭惡,用種種的方法不給。因為菩薩不能令眾生不給與,向你乞討就應該給,發菩提心的人,應視眾生「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令一切有情歡喜,如果不給就失掉了菩提心。失掉了正念,應該趕快懺悔,否則就會墮落。

「有作」屬於惡穢不淨,所以叫「不淨有作」。戒文中「乞」是乞求、乞討之意。「乞者」就是乞討的人。世間叫乞丐。乞者分為三種,第一種是乞衣食。乞討衣服,飲食、錢財等,以此來活命;第二種是乞求佛法。請求開示佛法,或者乞經書、佛像等來散心供養;第三種是乞力氣。請求別人以力量相勸。作為菩薩見到眾生有這樣的乞求。就應該隨力行佈施、以滿其願。

根據乞者需求的不同,佈施也可以分為三種: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對乞衣食者,應滿足他的心願,隨力施捨財物;對乞求佛法者,就以佛法來佈施、即用佛法來開導,使其了解佛法、最終能夠離苦得樂;對於乞力者我們要盡力幫助他。保護他、如持不殺生戒,就是在以自己的力量保護眾生作無畏佈施。佈施的功德很大,佈施能莊嚴菩提之道,佈施可以遠離煩惱。得財聚福,佈施可以使壽命長,身心安樂、顏色光澤、言詞清辯,簡單來說,就是能夠獲得壽命、色力、安樂、辯才四種果報,受了優婆塞、優婆夷戒以後,要具足四法,其中就有佈施,而且在菩薩的四攝六度中,佈施是第一位的、所以佈施很重要。


  要佈施,首先要懂得怎樣的佈施才是清淨的,佈施分有相佈施和無相佈施,無相佈施比較深,我們這裡約有相佈施來說,應遠離四過;第一犯戒;第二疑網;第三邪見;第四慳吝,佈施必須要持戒,除疑惑,無邪見,不懂貪才是清淨佈施。佈施時還要注意:第一先發心多給,後來少給,這是要不得的。第二選擇惡物濟舍人,即佈施時專挑壞的,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給人家,佈施時要把自己最好的、別人最需要的東西給對方

第三佈施後心生後悔。雖然行了佈施,因後悔來世得到財產一個受用不上。所以應遠離這三種過失來行佈施,以後才能得勝妙果報。另外還有八種佈施也不能成就善果,第一佈施以後,見受者過失。佈施以後見對方有過失,這不如法那不如法,其中也還有無悔心。第二佈施時心不平等。有分別心,和他有緣就佈施,和他沒緣就不佈施。第三佈施後要受者作,就是要受者約回報。第四佈施後喜歡得到讚歎。第五佈施時先說自己沒有,後來又拿出來佈施。第六佈施後惡口罵詈。第七佈施後求還二倍。第八施已生疑心。佈施後產生懷疑,懷疑能否得到佛所說的種種利益。如果這樣的佈施者,不能親近諸佛賢聖主人,自己也不會得善利,所以同樣也是不淨施。


  現在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既然受了在家菩薩戒,應該去佈施。但如果對方是個壞人,我們佈施了他,這應不應該?有沒有罪過呢?《優婆塞戒經》上就這個問題給我們作了滿意的回答:「或有人說受者作惡,罪及施者,是以不然。」施主施時,為脫彼苦,非為作罪。這句話的意思也許會有人說,受施者去作壞事,他作的罪一定涉及到佈施的人,因為他是用所佈施的錢去做壞事的,是你成就的,但實際上不是這樣,因為施主是以慈憫心佈施令他擺脫痛苦、不是讓他造罪,所以雖然佈施壞人但也能得善果,而受者作罪,自得惡果,牽連不到施主。

  這條戒到這裡就學完了,為了讓大家今後能嚴持此戒,清淨行施,所以講了許多,有關佈施的問題,希望諸位在家菩薩要反覆思維如法來做,相信大家都能獲得勝妙功德,進而了脫生死,趨向涅槃。  


  二十八經  第十八作田不求淨水陸種處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為身命。須田作者。不求淨水及陸種處,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田」:就是農田,種莊稼的田。這條戒是說,種田要用無蟲的水。淨水是指無蟲的水,如果用有蟲的水,佛制不許。

  人依靠衣食而生存,衣能遮寒,資外;而飲食資內。因此是第一位。要吃飯,就離不開種莊稼的農田。這條戒是給那些務農的在家菩薩們說的。在種田用水時,不能用有蟲的水。從戒文看,所說的應該是水田。

  「不求淨水」:就是不用無蟲的水。「陸種處」:就是指陸地上的田,這種田用水量較少。

  應該用無蟲水種莊稼,或者,想辦法在陸地上耕作,不須用水。這樣,就不容易損害眾生的生命。否則,菩薩優婆塞(夷)就得失意罪。這個失意罪是由於不聽佛的話,失掉正念而起的。犯了罪後,應趕快起心懺悔,不懺悔的話一定墮落,所以說「不起墮落」。犯戒是通過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污染了清淨戒體,所以說「不淨有作」。  

(第十八條竟)

  二十八經  第十九市易販賣斗稱不平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為於身命。若作市易,斗稱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若不如是。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超墮落,不淨有作。

  這條戒是針對從商的在家優婆塞(夷)而言的,就是說。買賣東西,論價、稱量要公平。

  「市易」:即市場貿易。在市場進行買賣,交易物品或買賣商品。

  「斗秤」:買賣、貿易的工具通常是斗或秤。一斗等於十升。秤,現在常用,有手提,有台式的。

  「若作市易,斗秤實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卻,捨賤趣貴」:

  對於在家菩薩優婆塞(夷),若從事買易、做買賣,如果跟買主已經說好價錢。就不得捨賤貪貴, 再另外賣給出價高的人。這樣做,佛制不許。

  「斗稱量物,任前平用,如其不平,應語令平」:

  有法師講:這是指受了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夷)來買東西的時候,如果賣主的斗秤不平,應告訴賣主,讓賣主將斗稱擺公平。因為作菩薩的人要有慈悲心,賣主賣東西不公平會使他得罪,所以要告訴他。他若能改過,就不會由此而犯過、墮落了。

  我個人的意思:上下文連起來看,前面主要說明不要貪圖高價。既然先己答應一人,後又賣給山出價高的人,這是不道德的表現,佛制不許。後面是說,在秤商品時,可以讓買主來檢點,從而去疑。

  在買賣商品的時候,主要是不要讓對方生疑。斗、秤一定要公平,要給夠份量。秤東西的時候,要允許對方看秤。隨其檢校:如果對方不懂,也不會看秤的話,應該告訴他怎麼使用秤,使秤公平,這樣可以使買方去掉疑心。如果不隨對方意,把秤斗放平,對方會懷疑斤兩不夠,乃至生惱,這就是和菩提心不相應。

  因此,如果優婆塞(夷)不這樣做,讓人生疑、生惱就失菩提正念,得失意罪。這個失意罪是由於不聽佛的話,失掉正念而起的。犯了罪後,應趕起心懺悔,不懺悔的話一定墮落,所以說「不起墮落」。犯戒是通過身口意三業的造作,污染了清淨戒體,所以說「不淨有作」。

(第十九條竟)

  二十八經  第二十非時非處行欲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於非處、非時行欲。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如果受了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優婆夷,夫妻之間行欲。不擇處所和時間,也就是在非行淫慾的地方、非行淫慾的時間行欲。佛制不許。在前面的重戒裡已經講過邪淫戒,這裡的行欲正當的夫妻行為

  『非處』:所謂非處。泛泛來講,首先是在寺廟裡。夜晚住在寺廟裡,夫妻間不能夠行欲,同房也不容許,再者,家中的佛堂也是非處。也不容許。  或者掛有佛像的地方。乃至路邊、塔邊,祭祀祖宗的地方、大眾出入的地方都是非處,澫益大師說:夫妻除了在臥室中行欲,其它地方都不容許。

  「非時」:首先就是六齋日。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每個月要過六個齋日,此外。佛菩薩的聖誕日也不許。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自然要恭敬三寶。所以,在佛菩薩的聖誕日是不許淫慾的。

  對於男居士,在妻子生小孩之前或之後  即懷孕期間和產後一個月內是不容許的。廣說乃至父母生日,自己生日也不容許。這些日子應該報父母恩,應誦經、念佛、做善事等。若行欲,對自己的道業有損,故不容許。

  如果在非處、非時行欲就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犯戒的根源是淫慾煩惱,作為菩薩,應該發心斷除淫,怒,癡。淫是貪所攝,貪嗔癡是根本煩惱。應該斷除。    (第二十條競)

二十八經 第二十一商賈不輸官稅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商估販賣。不輸官稅。盜棄去者。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作為一個公民,經商一定要納稅,這條戒是說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商估販賣,偷漏官稅,佛制不許。

  「商估販賣,不輸官稅」:通常說坐估行商,一種是坐在那賣,一種是挑擔子去賣。「商」是指直接經營、買賣商品,「估」就是專門從事批發業以獲利,不論從事哪一種商業,都必須按照規定向國家納稅,不許不納稅。

  「盜棄去者」:「盜」就是偷稅、漏稅。這樣不但犯戒,還打妄語,「棄」就是放棄,本來繳納稅務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卻放棄不做。不盡義務「去」就是偷跑離開。到交稅的時候,您卻跑掉,躲避交稅,這些都不是菩薩所應有的行為。

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這樣做。就是不聽佛的話,。就會因失菩薩正念而得失意罪,不交稅務。無形中就是貪,唯恐自己賺得少,由貪心所起而得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第二十一條競)

二十八經 第二十二犯國制戒:若優婆塞、優婆夷受持戒已。若犯國制。是優婆塞、優婆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若犯國制」:「犯』就是違犯。「國制」就是國家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規、法令佛制不許違背其中的任何一條。

  佛告訴我們。不論在哪個國家,都要遵守所在國家的制度,因此,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應該愛國愛教。愛國的表現,首先就是能夠遵守國家所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規封於我們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就更應孩遵守,如果違背國制,就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第二十二條竟)

  二十八經  第二十五在五眾前行戒: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超墮落,不淨有作。

  戒名的「五眾」是指出家五眾,包括比丘、比丘尼、式義摩那、沙彌、沙彌尼。本戒是講,受了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夷),與出家人在同一路上行走時,應主動停下來,讓出家人先走。如果自己走在出家人的前面,佛制不許。道路若在諸比丘前、沙彌前行。

  在行路時,若發現往面有出家人過來,在家人應該等一下,讓出家人先行。但有時,遇到特殊情況,也可開緣。如前面道路有障,需要居士前去排除,不犯。或者,為辦三寶事,需要到前面走,也不犯。如果不符合開緣的情況,在家人走在前面就犯。

犯這條戒是由於不尊重出家人而得罪,而不尊重出家人就是不尊重、恭敬三寶。因為住持佛法依賴於僧,如果不恭敬僧,就同時牽涉到了佛、法。因此,在家居士應該恭敬出家人,哪怕走在路上,給山家人讓個道,就是恭敬三寶的表現。如果能恭敬的話,來到寺廟自然就會磕頭,見到出家人,自然知道應該頂禮,或恭敬供養。

  如果不讓出家人先走,自己走在前面,菩薩優婆塞(夷)就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第二十五條竟)

  二十八經第二十六僧食不公分戒: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僧中賦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超墮落,不淨有作。

  僧食:就是供養大眾僧的飲食。

  不公分:給大眾僧分配飲食時不公平。僧中賦食,若偏為師選擇美好,過分與者:

  四人以上成僧:「賦食」就是給自物,意即分配飲食。受了在家菩薩戒的優婆塞(夷),在大眾中分配飲食時,如果偏心、不公平地分配飲食,為自己的師父選擇美食,佛制不許。

  「師」可以是自己的皈依師、受戒師,乃至自己喜歡、熟悉,與自己有緣的師父在內。「美好」就是精美的飲食。「過份與」就是超過份量給。別人一份,他兩份。

  在家菩薩應首先培養慈悲、平等心,既然是菩薩。對待眾生,應像佛對眾生一樣,愛護眾生猶如獨子,不要有分別、愛憎、親疏。如果由你來分常住的飲食,你不注意,偏心多與,就落入盜戒。同時,因為你的偏心分食,令師父也陷於不義,自他兩損,故佛制不許。犯戒是因失正念,故結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第二十六條竟)   

  二十八經  第二十七養蠶戒:若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若養蠶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如果受了在家菩薩戒,還養蠶,佛制不許。

  因為養蠶要殺生。人要取絲,一定要把蠶做的繭放在開水裡煮。出家人為什麼不穿絲綿呢?就是為了護生,雖然我們沒有直接去殺。但人家要穿,就一定有人會去殺,如果大家都不穿,也就沒有人去殺。

  對於受了在家菩薩戒的人來說,救護眾生,發慈悲心都來不及,何況還去殺呢?如果善蠶,即使你自己不去煮,  也給別人創造了條件。所以,不許善蠶。善蠶,不聽佛的話就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第二十七條竟)

  二十八經  第二十八行路見病捨去戒:著優婆塞(夷)受持戒已,行路之時,遇見病態,不往瞻視,不作方便,付囑所在,而捨去者,是優婆塞(夷)得失意罪,不起墮落,不淨有作。

  在行路的時候,如果遇到生病的人,不前去瞻視,或不做其它方便來幫助病人,佛制不許。

  行路之時:

  指人在路上行走,遇到有人病了,  自然應該上前問一下情況,需要送醫院的就送醫院,需要找親屬的就找親屬,或者和單位聯繫等。如果有時間,就應該前往瞻視;沒有時間,則應作方便,如付囑以後再離去。總之,應該找方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對方。

  如果不去瞻視,也沒有做種種方便,不理病人的死活,捨去不管的話,則失慈悲心,就要結失意罪,因為受在家菩薩戒的時候問你,發菩提心否?你一定答:已發菩提心。既然發菩提心了,就要利益眾生。見病人不管,就違背了自己受戒時所發的誓願,和菩薩的慈悲心相違背。所以,不起墮落,不浮有作。

  開緣:或白有病,或無力,或彼自有力,有瞻病人。

  善男子,若優婆塞至心能受持如是戒,是人名為優婆塞中芬陀利花,優婆塞中微妙上香,優婆塞中清淨蓮花,優婆塞中真實珍貪,優婆塞中丈夫之人。

  二十八經講完了。最後,《優婆塞戒經,受成品》中還有兩段。

  第一段是勸贊善持。澫益大師云:「芬陀利花」,此翻白蓮華,出污泥而不染,  以為喻出。戒德遠熏,故為「微妙上香」。能契實相因果,故屬「清淨蓮華」。  自利利他,故為「真實珍寶」。雄猛威力,能勝煩惱,故名「丈夫之人」。

  善男子!如佛所說,菩薩二種: 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名為比丘,在家菩薩名優婆塞。出家菩薩持出家戒,是下為難,在家菩薩持在家戒,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最後,是結贊甚難。能遇到戒法已是很難,能如佛所教遵守奉行,嚴持禁戒不毀犯,也就像芬陀利花樣,甚為稀有難得。

(第二十八條竟)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