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生無生論白話淺譯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傳燈和南撰
清閩鼓山沙門道霈造
法宣法師白話譯
靈峰蕅益大師選定淨土十要第九
成時述曰:靈峰老人云:「昔日之人排列淨土蓮宗有七位祖師,這是太狹隘局限也。只如天台宗的創教祖師智者大師,凡是端坐時皆不背向西方,躺臥時必定合掌。其發揚闡明西方淨土之論著,就如同堂堂之軍陣,正正之旌旗,無有人敢與其為敵。又如法眼宗的直傳子孫永明禪師,晝夜稱念阿彌陀佛十萬聲,以奉行萬般善行而莊嚴迴向極樂安養。其發揚闡明淨土法門,就如同大將軍的軍令一出便如高山般堅固,沒有人膽敢更動改變者,這些難道不也是淨土蓮宗的祖師嗎?」
天台宗幽溪的無盡法師,奉行慈雲大師的行願為日課,講演自己所著述的《淨土生無生論》,每一次登座說法,天樂便降臨於虛空。臨命終時以手指筆畫虛空,書寫《妙法蓮華經》的經題,然後堅定站立而往生,如果其作為淨土蓮宗的嫡傳子孫,又有何愧疚呢?
淨土十要當中收集幽溪大師的兩種著作,如今會集而成為一要,近代的諸位法師當中,幽溪大師的著作乃是稀有之絕唱也!
淨土生無生論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傳燈和南撰
稽首能仁圓滿智 無量壽覺大導師 所說安養大乘經 了義了義至圓頓
妙德普賢觀自在 勢至清淨大海眾 馬鳴龍樹及天親 此土廬山蓮社祖
天台智者並法智 古往今來弘法師 我今皈命禮三寶 求乞冥加發神識
敬採經論秘密旨 闡明淨土生無生 普使將來悟此門 斷疑生信階不退
即將造作此論,特別建立為十門:一、一真法界門。二、身土緣起門。三、心土相即門。四、生佛不二門。五、法界為念門。六、境觀相吞門。七、三觀法爾門。八、感應任運門。九、彼此恆一門。十、現未互在門。
初、一真法界門
一真法性中 具足十法界 依正本融通 生佛非殊致
論曰:所謂的「一真法界」,即是一切眾生本有的心性。此眾生本有的心性,本自具足有無量之功德,承受無量不同的名稱。為何說其具有無量之功德呢?舉其最精要的來說明之,即是所謂的「性體」、「性量」、「性具」。
云何稱之為「性體」呢?這是說眾生本有的心性,遠離於「有」、「無」、「亦有亦無」和「非有非無」四句之分別,絕於百種過非,其體性堅固凝然而不動不搖,清淨無垢無有染污,不生不滅,常住而不毀壞。
云何稱之為「性量」呢?這是說眾生本有的心性,豎窮於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橫遍於十方虛空。十方世界有其邊際,而虛空無有邊際。虛空有其邊際,而眾生的心性無有邊際。現在之世有其邊際,而過去和未來世則無有邊際。過去和未來世有其邊際,而眾生的心性無有邊際。眾生本有的心性是非有邊際可盡之無盡,非有數量可度量之無量。
云何稱之為「性具」呢?這是說眾生本有之心性,具足有十法界,所謂的佛法界、菩薩法界、緣覺法界、聲聞法界、天法界、修羅法界、人法界、畜生法界、餓鬼法界、地獄法界,此乃是「眾生假名世間」。其次還有眾生的正報,即所謂佛的五陰、菩薩的五陰,乃至地獄的五陰,此乃是「五陰實法世間」。其次還有眾生的依報,即所謂的佛國土、菩薩國土、乃至地獄的國土。(此乃是「依報國土世間」。)
為了令人容易理解之故,而作此「性體」、「性量」、「性具」三種分別。如果能夠悟得其意旨而言,即「性具」的當下,便是「性體」、「性量」。「性體」離於過失絕於百非,即是「性具」的十法界離於過失、絕於百非。「性體」的體性堅固凝然而不動不搖,清淨無垢無有染污,不生不滅,常住而無有毀壞。「性具」的十法界也一樣體性堅固凝然,乃至清淨無染,不生不滅等等。
「性量」豎窮三世、橫遍十方,非有邊際可盡之無盡,非有數量可度量之無量,「性具」的十法界也是如此豎窮三世橫遍十方,非有邊際可盡之無盡,非有數童可度量之無量。正報的五陰實法,亦如同於「性體」、「性量」,清淨本然、周遍無盡。依報的國土,也是如同「性體」、「性量」,清淨本然、周遍無盡。
此「性體」、「性量」、「性具」之三法,也稱之為三諦,性體即是中諦,性量即是真諦,性具即是俗諦。是故《楞嚴經》云:「而如來藏,本來微妙而圓滿之心,非是心非是空,非地水火風,非眼耳鼻舌身意,非色聲香味觸法,非眼界,乃至非意識界,非無明,乃至非老死。非無明盡,乃至非老死盡。非苦集滅道,非智,非得,非檀那,乃至非般刺若。非怛闥阿竭,非阿羅訶,非三耶三菩,非常樂我淨。」此即是「性量」之無相,是為真諦。
「而如來藏,元本光明的心性微妙,即是心即是空,即是地水火風,即是六凡,即是二乘,乃至即是如來常樂我淨。」此即是「性具」的十法界,是為俗諦。
「而如來藏,微妙光明的心性根元,遠離於即一切法、亦遠離於非一切法,是即一切法、亦非是即一切法」。此即是指「性體」的統攝一切,此即是為中諦。
又云:「如來藏,實性之色法真實即空,實性之空即真實之色,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地水火風空見識,莫不皆是如此。」地水火風空見識,即是「性具」也。清淨本然,即是「性體」也。周遍法界,即是「性量」也。此外地水火風空,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是依報國土的「性體」、「性量」也。見和識的清淨本然,周遍法界,即是正報五陰的「性體」、「性量」也。
云何說此一真法界、眾生本有之心性,承受了無量的名稱呢?舉其重要者言之,此眾生本有之心性,或者名之為空如來藏,或者名為真如、佛性,或者名為菴摩羅識,或者名為大圓鏡智,或者名為菩提、涅槃。性體、性量名為空如來藏,即是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五陰,依報國土亦名空如來藏。性體、性量名為真如佛性,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真如佛性。性體、性量名為菴摩羅識,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菴摩羅識。性體、性量名為大圓鏡智,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大圓鏡智。性體、性量名為菩提涅槃,即性具的十法界、正報、依報等名為菩提涅槃。是故曰:「一真的法性當中,具足有十法界,依報和正報本自融通,眾生與諸佛並無二致。」
問曰:此一真法界的心性,是指眾生的最初之心即是呢?還是諸佛最後究竟之心才是呢?若是眾生的最初之心即是,則應當沒有空如來藏、真如、佛性,菴摩羅識、大圓鏡智、菩提、涅槃等七種名稱。若是諸佛最後究竟之心才是,則應當沒有包含其餘之九法界。不論是初心或是後心都有過失,那麼其立義便不能成就。
答曰:此正是顯示一切眾生的初心即是一真法界。由於有眾生的初心是一真法界,才有諸佛究竟的後心之是一真法界。由於有諸佛究竟的後心之是,才能顯示眾生本有的初心即是一真法界。
為何說眾生的初心是一真法界,才有諸佛究竟的後心之是呢?就如同諸佛果地的依報正報互相融通,色法心法無二無差別,垂示形相於九法界之中,以種種的方便度化眾生,悉皆是由於證得此因地心所具足的功德之故。是故曰:「諸佛果地的圓融圓通,只是證得眾生本有之理性。」是故可以稱合於本性而施設種種的教化,不必謀慮而自然相應。若不是如此者,則何異於小乘和外道之人,以意識分別作意而得到神通。
是故法智大師云:六即之義,並不是專門在指佛,一切的假實諸法,三乘人天,下至於蛄蜣甲蟲、地獄眾生之色心,皆須以六即辨別其最初與最後。所謂的理即蛄蜣甲蟲,名字即蛄蜣甲蟲,乃至究竟即蛄蜣甲蟲。以其論及十法界皆是理體本性所具足之故,無非皆是一真法界,同一而不可以更改。是故從「名字即」以去,不唯只是顯示佛界,其餘九法界也是同樣彰顯,乃至於到了其果地,十界皆是「究竟即」。
云何說由於諸佛究竟的後心是,才能夠顯示眾生的初心是一真法界呢?正是由於諸佛究竟後心的果地,全是由於全體證得眾生的理體本性,是故果地的菩提涅槃等七種名目,全部都是眾生本有性德之美稱。只是因為眾生是在迷惑之中,其本性之功德不能顯現,是故沒有此種稱號。可是如果就其性德而言,怎麼可以說其無有呢?是故初心後心俱是善,其立義才能成就。
二、身土緣起門
一真法界性 不變能隨緣 三身及四土 悉由心變造
論曰:「一真法界性」,即是前文所說明的性體、性量、性具也。教門當中說:「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者,正是由於性體性量即是性具之故。如儒家說:「君子不器」,以其行善行惡皆有可能也。是故晉譯的《華嚴經》云:「能隨染淨緣,具造十法界。」這是說真如體性當中所具足的九法界,能夠隨著染緣,而造作事相當中的九法界。真如體性當中所具有的佛法界,能夠隨著淨緣,而造作事相當中的佛法界。其所以能夠如此者,正是由於體性本來具足的「性具」,體性若是不具足者,何以可以稱其能夠呢?天台家當中說:「都是由於理性本來具足,才有事相的緣起之用。」就是在說此事啊!
由此可知事相當中的十法界、法報化三身和四種國土,悉皆是由真如法性隨緣所變造的。既然曰「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則事相當中染淨的報身和國土,當體即是真性,沒有一絲毫可以減損於其間的。《楞嚴經》云:「見(八識見分),與見緣(八識相分,見相二分,皆依他起性。),并所想相(此乃不了依他,而起之遍計。),如虛空華,本無所有。此見及緣,元是菩提妙淨明體。」是也。
若是如此,則不論是娑婆世界或極樂世界,此世界的眾生,當來的九品蓮華化生。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吾人心中當來之果報,這一切全部都是由心性之所變化造作。心性本自具足而造成,那麼豈可分別能造和所造,是故即心是佛,即佛是心。即心便是國上,即國土便是心。即心是果報,即果報是心。能造之因緣,以及所造之法,當處皆是吾人之心性。是故明了此心宗而求生極樂國土者,乃是生與無生兩者皆能契合之究竟至道也。
三、心土相即門
西方安樂土 去此十萬億 與我介爾心 初無彼此異
論曰:《佛說阿彌陀經》云:「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有百億的日月,百億的須彌山,百億的大海,百億的鐵圍山,名為一個佛的國土。十千為萬,十萬為億,一尊佛的國土,自己已經是非常廣大了,何況是一億個佛的國土,更何況是十萬億佛的國土呢?如是則極樂國土距離此世界便是非常遙遠。
而一般的博地凡夫,念佛求生於極樂國土,彈指之間即可到達極樂國土者,正是由於往生於吾人自心當中所具足之佛土也。所謂的「介爾心」者,即是凡夫念佛之心也,其剎那短暫之心,至為微細、至為低劣,是故稱之為「介爾」。這裡所謂的十萬億遙遠之阿彌陀佛國土,居存於凡夫的介爾之心,即眾生心是國土,即國土是眾生心,是故曰:「初無彼此異」即是指原本就沒有彼國土與我此心之差異也。
問曰:介爾之心,位居於我們心胸的方寸之間,如何能夠包容如許遙遠廣大之佛土呢?
答曰:眾生的介爾之心,迷昧的人認為非常微小,通達之人以廣大之量觀之,真實與虛妄並無二致。這實在是因為此虛妄之心,全體都是由真實的心性而緣起,真性既然是無邊,心量也沒有邊際。真性就如同大海,妄心就同水泡浮漚,全體的大海都波動而為水泡浮漚,全體的水泡浮漚還是周遍窮盡了大海。這是因為真如不變而隨緣,隨緣而不變,既然稱曰「隨緣而不變」,豈可以用真實和虛妄之分別而局限其大小呢?
四、生佛不二門
阿彌與凡夫 迷悟雖有殊 佛心眾生心 究竟無有二
論曰:所謂的阿彌陀佛者,是究竟果德之人也,成就了法身、報身、應化身等三身,有大圓鏡智等四智,和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而凡夫者,乃是因地之修行人也,具足有無量恆河沙之煩惱,造作無量恆河沙的業力繫縛,當來將蒙受無量恆河沙的生死痛苦。佛與凡夫迷悟差別之相,就譬如彼天上之雲和地上的泥土。而其所以稱為「究竟不二」者,這是說若是根據迷悟之相貌而言,則雖然真性不二而相貌差別則有二;若是約體性而論,則相貌雖然有二而真性不二。
這是因為諸佛乃是悟得眾生心內本具之諸佛,眾生乃是迷昧於諸佛心內所含攝之眾生。諸佛之所以徹悟者,乃是悟得眾生本自具足的性體、性量、性具也。眾生之所以迷惑者,乃是迷昧不知諸佛所證得的性體、性量、性具也。心性之微妙不可思議,豈有可能受其迷惑,雖似迷而其本性不迷,如此才可以說本性有存在。是故眾生本有的自心「性體」,即是諸佛所證的法身,眾生心之「性量」即是諸佛之報身,眾生心之「性具」即是諸佛之應身,四智、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功德,一一合會亦可了知。
是故古德云:「諸佛心內的眾生,塵塵皆是極樂;眾生心內之諸佛,念念皆證得真性。」是故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彌陀佛,尚未舉念修行之時,早就已經本來成就了;才一舉起心念修行時,即便圓滿成就了。諸佛與眾生彼此感應道交,才有如此的道理,是故念佛之人,決定功德不會唐捐也。
五、法界為念門
法界圓融體 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 全體是法界
論曰:修行者稱念阿彌陀佛名號時,作阿彌陀佛觀想之時,作極樂世界主伴、依報正報其餘之觀想之時,修習三種淨業之時,一心不亂之時,散亂心稱念名號之時,乃至見惑思惑浩浩廣大,如恆河沙的煩惱無量無數,凡是此等有心之時,皆是由真如自性不變隨緣而作,全體即是一真法界。是故法智大師云:「一真法界圓融不可思議之體,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眾生、作諸佛,作依報、作正報。」
若是如此者,其餘之心尚且是一真法界圓融之體,更何況是至誠念佛之心呢?是故修行者念佛之時,此心便是圓融的清淨寶覺,以此微妙之心,念彼阿彌陀佛,則彼佛之法身報身應身等三身,又有何身而不念呢?求彼極樂世界的四種國土,又有何土而不往生呢?只是隨著其功行淺深之不同,品位有其高下之差別而已。
六、境觀相吞門
十六等諸境 事理兩種觀 彼此互相吞 如因陀羅網
論曰:所謂的境界和心觀相吞者,正是由於事事無礙也。事事之所以無礙者,即是所謂的其本來便如是也。這是由於法界圓融不思議體,不但作我一念之心,亦復舉體作眾生、作諸佛,作依報、作正報。既然皆是法界圓融不思議體全體而作,那麼有何一法而不即是一真法界。是故曰:「一微塵之法界不小,無邊剎海之法界不大,多也是法界,少也是法界。」
是以西方極樂世界十六觀之諸境界,吾人自心的事理二觀,一一無非是一真法界之全體。就如同帝釋天宮殿當中的因陀羅網,雖然彼此各是一顆珠,而影現進入於其他眾珠之中。雖然影現進入其他眾珠當中,而東方與西方的照用有其差別。
境界與心觀也是如此,以境界為事相,則心觀為理體,理體能夠包容事相,即是以心觀而吞攝境界。以心觀為事相,則境界為理體,理體能夠包容事相,即是以境界吞攝心觀。不論是心觀,不論是境界,或者以其中一者為事相,其餘為理體;或是以一者為理體,其餘為事相,彼此之間互相各自吞攝包含,是故就如同因陀羅網互相影現。
若是如此者,當我作觀想之時,則西方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便已經在我觀想之內了;而我如今之身心,已經在西方極樂的依報正報之中也。了知此義而求生極樂安養,可以說是如同鴻雁飛過長空,影像沉映於寒潭水面之上,鴻雁完全沒有遺留蹤跡之意,寒潭也沒有停留影像之心。
七、三觀法爾門
能觀為三觀 所觀即三諦 全性以起修 故稱為法爾
論曰:三諦者,真諦、俗諦、中諦也。三觀者,空觀、假觀、中觀也。忘卻情執離絕知解,沒有比真諦更究竟的。隨於因緣而應物作用,沒有比俗諦更究竟的。圓融貫通空有二法,沒有比中諦更究竟的。體性虛寂而靈明不昧,此乃是吾心自空者也。萬物來而隨緣相應,此乃是吾心自有者也。空有二法圓融而相即,此乃是吾心自中者也。而此乃是「性德」也,非是「修德」也,是三諦也,而非三觀也。
而所謂的「修德」者,即是稱合於真性而覺照明了也。是故體究通達此心,本自空洞無物而謂之「空」。覺照明了此性,具足一切萬法而稱之為「假」。圓融貫通空有二邊,彼此不一不異而謂之「中」。然則即虛靈而應對萬物,即應對萬物而虛靈不昧,空觀即是假觀中觀也,假觀即是空觀中觀也,中觀即是空觀假觀也。此乃是稱合於本性而修行也,絕於對待而觀照也,不可思議之三觀也,首楞嚴大定之指南也,此乃是個別而論是如此也。
若是總體而論者,或者以吾人之心虛靈不昧者為空,以所觀的萬物者為假,以自心和外境不二者為中。萬物乃是吾心中之物也,則有何假法而不是我自心之空。自心者乃是體察萬物之心也,則何有自心之空而不即是萬物之假。即吾心即萬物,即萬物是吾心,則何有中觀而不即是空觀假觀呢?
是以觀照極樂世界依報正報者,以吾人一心之三觀,照了彼一境之三諦,便無有不可者。以吾人三觀具足之一心,照了彼三諦圓融之一境,亦無有不可者。
虎溪大師云:「所觀之境界為妙假、而能觀之心為空,所觀之境與能觀之心二者雙忘即是中,忘卻觀照則何嘗有先有後,一心圓融絕待而了無形蹤。」那麼還有什麼三觀不是法爾如是呢?
八、感應任運門
我心感諸佛 彌陀即懸應 天性自相關 如磁石吸鍼
論曰:諸佛與眾生,乃是同一個覺性之根源,迷惑與覺悟雖然懸殊,而其理體卻恆常平等不二,是故曰:「諸佛是眾生心內之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之眾生。」依循此理而言,則諸佛與眾生,其心性之精明無時而不貫通吻合。但是諸佛無時無刻不是想要度眾生,而眾生念念之間卻與之迷惑背離,是故大勢至菩薩云:「一人專門憶念對方,一人專門遺忘對方,如此二人有時相逢、有時不相逢,有時相見、有時不相見。兒子若是能夠憶念母親,就如同母親慈愛憶念子女一樣時,母子在其經歷的一生當中不會互相違背遠離。若是眾生的心中能夠憶佛念佛,其現前和當來必定可以見佛,距離佛並不遙遠。」
正是由於諸佛與眾生有同一的理性、平等而無差異,天然的本性彼此互相關達,是故諸佛可以任運地拔除眾生之痛苦而給予快樂。更何況是無量壽佛在因地之中,其所發下的四十八願,立誓要成就極樂淨土,攝受一切有情眾生。如今阿彌陀佛的道果久遠來已經成就,弘大的誓願久遠來已經圓滿了,是故凡是所有的一切眾生,不必擔憂阿彌陀佛不會前來相應接引。
只有應當深信而憶佛念佛,一再一再地發下誓願,求願往生於西方淨土。就如同磁石與鍼(針),任運自然便可吸取。然而磁石能夠吸鐵,而不能夠吸銅。鐵針能夠相合於磁石,而不能夠相合於玉。這個譬喻就猶如佛能夠救度有緣的眾生,而不能度無緣之人。眾生容易感應阿彌陀佛,而不容易感應其他諸佛,這豈不是眾生與阿彌陀佛誓願互和關連者嗎?是以求生西方極樂淨土者,信願行三者,缺一不可。
九、彼此恆一門
若人臨終時 能不失正念 或見光見華 已受寶池生
論曰:《往生傳》當中云:張抗仕官於石晉之時,為翰林學士,課誦大悲咒十萬遍,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一日疾病而臥於床上,心中唯有稱念佛號,忽然告訴家人曰:「西方極樂淨土,就在我們堂屋的西邊,阿彌陀佛端坐在蓮華之上,並且見到翁兒在蓮華池旁的金沙地之上,禮拜佛陀並且遊玩嬉戲。」說完後經過一段時間即念佛而往生。所謂翁兒者,乃是張抗已經往生之孫子也。
其之所以如此者,這是因為西方極樂世界,乃是吾人心中的一個國土也。束方的娑婆世界,也是吾人心中的一個國土也。若是約國土而言,則有十萬億世界距離的彼土和此土的差異。若是約心而觀之,則原本就沒有遠近之差別。
只是因為眾生自從受生以來,被五陰區隔局限住真性,不能契會自心之根源。念佛修行之人,淨業的果報即將成熟,即將捨棄現生之五陰,趣向於來生之五陰時,極樂淨土的蓮華,忽然便現在面前。這都是唯心所現之境界,並非是有去來(我前去西方或阿彌陀佛前來)和彼極樂國土、此娑婆國土之相也。
是故《首楞嚴經》云:「眾生臨命終時,尚未捨棄暖觸,一生所造的善惡之業,一時頓時而顯現。此時心中如果是純想即向上飛行,必定可以生於天上。若是在純想的飛心之中,兼修福德兼修智慧,以及清淨的願力,自然便可心地開明,見到十方的諸佛,一切的佛國淨土,隨願皆可以往生。」法智大師云:「必須知道臨命終時自己見到端坐在金色蓮華之身,已經是彼極樂國中化生之五陰。」也同樣是這個意思也。
十、現未互在門
行者今念佛 功德不唐捐 因中已有果 如蓮華開敷
論曰:圓頓教之人,頓悟自己的心性,無所修而修,修行往生彼極樂蓮邦。心性之中所具足的極樂蓮邦,由於修行而顯現發露。而此眾生之心性,豎向貫徹過去現在未來之三際,橫向包裹十方之虛空世界,佛法、眾生法,正報法、依報法,因地法、果地法,一念之間即能圓滿成就。是以念佛之人,名為以全體之心性起而修行,全體的修行都包含在心性之中(全性起修,全修在性)。全體心性具足性德而發起修行,雖然名之為因地;而全部的修行都包含在心性功德之中,即是因地中具有果德也。
以其所具足的因地之法,與所具足的果地之法,同樣都是居存於一個心性當中,心性能夠圓融通達,則無有一法而不含攝。是故就如同蓮華盛開,蓮華中已經有果,更何況是此心性本來常住,不生不滅而無有去來。即今念佛之心,便是將來七寶蓮華池受生之時。
是故說初發心念佛之人,極樂世界的七寶蓮池,已經萌發蓮華的種子。若是能夠精進不退,便能每日增益而生長,蓮華漸漸可以增長盛開。隨著其修行的功德,有大小不同的輝煌光明。其中若是懈怠、退失、後悔,或是間雜惡念,蓮華便日漸乾枯憔悴,如果能夠懺悔而改過自新,蓮華便能回復鮮豔美麗。如果不能懺悔改過,蓮華的苗芽便焦枯、種子必敗壞。且問此不可思議之蓮華,是由誰種植呢?現在和未來互相依附而存在,這樣的話才有其意旨歸向也。
淨土生無生論
舊跋
幽溪大師,乃是中興天台教之祖師,以自性具足一切法的性具圓教義理,闡揚淨土法門,並著作而為《淨土生無生論》。最初開示演說於新昌的石城寺,每一次登座說法之時,天樂充盈遍滿於虛空當中,大眾都親身一同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