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三】:十種慧
Jill (彌陀山莊)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UID 2
精華 48
積分 25364
帖子 1560
積分 16870
閱讀權限 200
註冊 2008-10-19
 
發表於 2009-7-16 10:50  資料  短消息  加為好友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三】:十種慧

華嚴經淨行品講記【三】:十種慧

(資料來源: 華嚴的故鄉/海雲法師)

云何得勝慧、第一慧、最上慧、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這裡講十種智慧,前次所談的十種具足,是在說明一位修行人應具備的條件,《華嚴經》要如何去分析,深有深說,廣有廣說,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瞭解層面, 都包含了很深湛的意義。十種具足包括了內在與外在的條件,同時也包含了時空的因素在內,我們可以用一種總結式的提醒和各位談談什麼是時空因素。

  一個人此世此地能認識的,大概就是這個色身。這個由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跟五蘊結合的色身,一般人稱為身體,又因為人的年歲,隨著時代而有不同的習 性。譬如說現在講求衛生,不要說是一塊肉,就是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你也不敢吃,可是早些時候不管什麼東西掉在地上,那怕是飯糰,都撿起來照吃,否則還會 遭到長輩的責罵。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觀念,這個時代講求衛生,也是受這個時代因素的影響,可見色身受時代的影響有多大。

  但也有些習慣是不知覺的來自心理上的,是不知經過多少輩子時間、空間的影響。譬如說以前當了好幾輩子的老虎,這輩子轉世為人,要他不吃肉,應是件相當 難過的事,像這樣的人能勸他每月初一吃素,已是功德無量了。假如前輩子是兔子或者是牛、羊、馬,這輩子吃素就很習慣,反而吃肉對他來說是很不舒服的。

  所以一個人的習氣,自己未必知道,因為過去生中是什麼我們都不知道;過去生如果是富貴人家,這輩子再如何的貧賤,也會有富貴氣存在;前輩子如果累世是 貧賤人家,這輩子讓他多富貴,也可能無法擺脫那股貧賤味。因為這些習氣是過去多生累劫累積下來的,很難改變。所以我們要接受教育,自己改造自己。

佛法的教育,就是要徹底的改造

  不管過去如何,佛法覺悟的教育,就是要徹底的改造。所以有些人在某些法門上的修行總是很困難,在某些法門上又特別的相應;前輩子修念佛,這輩子再來念 佛,當然沒有問題;前輩子作奸犯科,這輩子要他不做,那也很難,雖真心想改,仍是改不過來,所以自己就必須具備警覺性才行。

  這十點就在談警覺性。現在向各位舉一個例子,是好久以前看的一則寓言,有一隻蜈蚣,在河邊遇到一隻烏龜,並請求烏龜載他過河到對岸去玩,烏龜說:「你 以為我那麼笨呀!載到一半你咬我一口,我就沉下去死啦!」這隻蜈蚣就說:「哎呀!你真笨,我是公孫龍子那一派的,最講求邏輯推理,想想看如果我咬你一口, 你沉下去,我也會沉下去,你死我也死,我怎麼會做這種傻事呢!所以我向你保證,我絕對不會咬你。」烏龜想想也有道理,便答應了。然而游到河中央,蜈蚣還是 咬了烏龜一口,烏龜覺得奇怪,問他:「我就要沉了,你豈不是也快死了嗎!你怎麼騙我呢?」蜈蚣說:「不是我要騙你,我也知道我不能咬你,但是我還是忍不住 呀!」

  這則寓言明顯的傳達出,時間因素加諸在我們身上的習性。修行就是要學會看破這一點,假如不能,就是沉淪在迷惑顛倒中。這十個條件是在告訴我們這些因 素,有些是身體上的、有些是心理上的、有些是具體的、有些是抽象的。第一段既已談到修行所應具備的條件,那麼接下來又該修什麼?這裡告訴我們十種智慧,是 為修行目標。

破我執方能覺悟

  佛法修行的基本核心就是要「破除我執」,我執包括很多,主要分成自我意識形態和社會意識形態。有的自我意識形態源於個人的歷史因素,是多生累劫積累下 來的,是自我的;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社會意識形態與現實社會的關係。自我意識形態和社會意識形態,使我們在面對現實的生活環境時,往往不能很灑脫、很自在, 始終受到牽制。像前幾年政治剛剛開放,在野黨起來抗爭的時候,好多人都沒有辦法接受,現在逐漸平衡下來以後,就開始轉變,產生新的適應性,有些人能適應得 很好,有些人就適應得不好。適應不好的就是一種執著性,執著於某一部分,就會對另一部分產生排拒性,如此一來生活就會產生苦悶。

  以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執著心愈強的人,換了環境就愈容易有水土不服、不適應的現象;觀念上的執著,也會容易使人與人之間產生障礙。以前蓋房子,左鄰 右舍只需要一面牆,兩邊都可以用,現代人日漸冷漠,連牆的使用都各自興建,互不相干,這就有了隔閡,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互相敵對、敵視。

  由於這樣的個人想法,造成現代很多新婚夫妻彼此不能容忍相處,只注重自己的立場與想法,潛意識裡把對方視為敵人,婚姻自然無法維持長久。這種心理的反 抗性若無法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永遠都將在鬥爭中。看看目前幾個國家,東歐的塞爾維亞和東南亞的緬甸、高棉等,都是當地非常有名望的人物所領導的政權, 相互抗衡。都是自己人為什麼合不來呢?為什麼始終要把自己人當敵人?佛教講求和平,不管什麼人進到佛門來,大家都一律平等,觀念就在此,如不先破除自我, 不但自己會分裂,整個社會、國家、世界都會紛紛擾擾,不得太平。

  所以我們學佛,就是要學著覺悟,覺醒過來以後的光明就能照徹生命中的每一角落,在每一個生命洪流裡散放出光輝,和無可窮盡的生命能量,這是自覺的部 分。其智慧光明不但照徹自己的生命,還能照徹每一個眾生的生命,這種情況好比花蔓一樣,照徹自己使自己開花,照徹別人使人人都開花,把花統統串連起來,就 有貫穿的意思。能自覺、覺他,到最後覺行圓滿,即是滿園花開,所以說《華嚴經》是「雜花莊嚴」的經。不但我覺悟,亦覺悟他,到達大家都覺悟、充分究竟覺悟 的時候,就叫做覺行圓滿,佛陀的定義即是如此。

十種智慧之『勝慧、第一慧』

  現在瞭解修行以後所要達到的境界與目標,那麼覺行圓滿以後的境界又是什麼呢?那就是大方廣的境界,也就是十種智慧濃縮起來的意義,現在分別來探討。

  第一個是「勝慧」,乃殊勝的智慧。殊勝相對於不殊勝,也就是用來區別世間智慧和出世間智慧。世間智慧是針對世間法,對任何 事件的記憶和運用,所以說是一種世故的教育。只要能記得多,運用得快就是聰明之人。但是這種聰明智慧,不是我們所講的出世間的智慧,因出世間的智慧是很殊 勝的,是一種覺悟的智慧,覺悟能使我們出離三界,免除生死輪迴,這才叫做「勝慧」。但是出世間的智慧有很多的層次,「勝慧」相對於世間智慧來講是很殊勝 的,但在出世間裡,他的層次是最基本的。

  再來是「第一慧」,第一慧又比勝慧高一等,換句話說,「勝慧」是屬阿羅漢的智慧,「第一慧」就是辟支佛的智慧,「最上慧」 是菩薩的智慧,「最勝慧」是佛的智慧。其內容簡單的說,「勝慧」是對苦、集、滅、道的了知。「第一慧」是對十二因緣法的了知。「最上慧」是對六度萬行的了 知。「最勝慧」就是佛的智慧。前面三種都各有區別,最後佛的智慧則是一切的綜合。

  「勝慧」所了知的苦、集、滅、道是從世尊那兒聽聞而來,所以又稱「聲聞慧」。「第一慧」,為什麼叫「第一」呢?就是不需要別人講,因印度人修行,很重 視沉思,中國人翻譯為沉思,日本人則譯成「冥思」,我則認為應可翻成「行思」,因為思考本身也是修行,也是在調整我們的觀念,其本身即是一個行的活動。在 沉思的時候,對於不正確的觀念要修正過來,所以本身就有修行的意思。

  「第一慧」又叫緣覺慧,或者叫獨覺慧,是辟支佛所修行的。自己不斷的沉思冥想,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由自己發現一套真理,悟出世界的起源,我們現在講 的十二因緣,最早的記錄有九個因緣、十個因緣,或六個因緣,這都是獨覺所思考出來的,現在分成十二種是比較微細了。這完全是經過自己的智慧,不用聽他人 講,獨自思考這宇宙人生的道理而摸索出的一套理論,是獨自覺悟的智慧,即獨覺慧。

  聲聞的智慧,是直接聽從世尊的開示,直接成就,這樣的心思路程很短,必須很敏銳,方能悟道。所以阿羅漢是很敏銳的,一講苦、集、滅、道,他就開悟了。但是由於心路歷程短,一說即開悟,開悟後反而不知如何再精進,於是便想及早了生脫死。

  阿羅漢了生脫死的方式和我們不同,我們世間人自殺大多是在造業,阿羅漢則是讓自己慢慢的餓死,這要有非常堅定的意志才行,但這種苦其實並不痛苦,因為 會退心的人半途就跑了,而真正證得阿羅漢的人,因為覺得這個世間的人與他無緣,而他是一個已解脫的人,可以不重視這些世俗所要求的,既覺得無緣了,就可以 入滅。入滅的方法有很多種,一直不吃東西靜靜的坐著是一種,我們叫做「入定」,這與餓死是不同的,入定是坐著以後就完全不知人事,什麼時候出來不知道,但 這色身是可以再請出來的。

  玄奘大師往西域取經時,曾叫阿羅漢出定,就是後來的窺基大師。現在恆山有位法師,他入定時是明朝末年,到現在三百多年,每隔三十年開塔一次,頭髮垂 地,指甲可繞肚子三圈,所以開塔後要修剪頭髮、指甲,到現在仍是如此;地藏菩薩每隔六十年開塔一次,指甲、頭髮都是要整理的。各位一定不敢相信,這並不是 死了,而是入定呀!

  地藏菩薩就在九華山,希望我們大家有這個緣,發願去看看,六十年開塔一次,看那一位大德發心,把整個塔拆掉,將地藏菩薩請出來,全身整理一番,整理好 袈裟披上,再請重建新塔。這些是在說明一位修行者本身用心的情況,羅漢用心敏銳,但心路歷程短;而獨覺心路歷程長,卻很獨立,不需要他人講。

十種智慧之『最上慧、最勝慧』

  可是菩薩慧又不一樣了,其心路歷程更長,他是需要聽道聞訓的,我們修菩薩道也一樣,他人開示,我們就心生歡喜,所以修六度萬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波羅蜜都要修。

  這六度要修到圓滿都很難,第一個修布施就不容易了,布施並不是說把家中所有財產捐出就是圓滿,要圓滿是必須把自己的生死、身心世界都布施出去,才叫波 羅蜜。每天躺下來是否想著我隨時可以死?多數人都在想我明天要做什麼事?明年要做什麼?開學後再做什麼?放了假又可做什麼?都受到這一切的牽絆,想要破除 這一關實在不容易。像忍辱也一樣,譬如水淹到下巴還可以忍,再淹到嘴巴、鼻子就不能忍了,便無法圓滿。我們還是可以從別的地方面來修,但是要圓滿成就,需 要很長的時間,心裡要接受的煎熬和訓練也很長,這都是心路歷程的訓練。

  「最勝慧」的層次又要比菩薩更高,心路歷程更長,到最後成佛的時候,大多是不需要開示的。像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無人傳道開示予他,他是自證、自悟、自得的。他過去和旁人一起修仙道,修到非想非非想處天,覺得這樣還是不對,於是自己去摸索而覺悟。

  我們學佛人常常搞不清楚一件事,就是現在《華嚴經》所講的佛,其實是盧舍那佛,而非釋迦牟尼佛。當盧舍那佛成佛時,也必是從佛的開示而得法。釋迦牟尼 佛示現給我們的是自證、自悟、自得,他並沒有從佛那裡得到什麼法。但盧舍那佛就現在來說是弦外之音,我們看經典記載後面的那一層法意,即是前面所談的時間 因素,生生世世以來,盧舍那佛都在行菩薩道,在過去生中,他遇到很多佛、菩薩為他開示,修行時在摩醯首羅天宮坐百寶蓮花座,一花有一千個釋迦牟尼佛,一釋 迦牟尼佛教化一個世界,所以說,盧舍那佛在法的傳氶上是一貫的,他的境界在層次上是完全超越前面三個部分的。以此定義來談「最勝慧」,就要從後面的這幾種 慧來作解釋,也就是「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十種智慧之『無量慧、無數慧、不思議慧』

  簡單來說,把前面的「勝慧、第一慧、最上慧」三種智慧綜合起來,達到最完美的地步就叫做「最勝慧」。「無量慧、無數慧」是指佛智慧的量大。佛智慧可說 是無師智、自然智,沒有人教自己就會了,是本來具足的。其實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有,但都被無明遮住顯現不出來。這六種智慧都是在指數量,但其中涵意並不相 同。不可思議是我們意識形態思考所不及的,所謂「思議」就是用腦筋推理邏輯思考的,「不思議慧」即是沒有辦法用推理而得的智慧。我把這個部分給各位做一個 比較,讓各位去體會意識形態和智慧有什麼不同。

  用腦筋推理的,通常叫「邏輯推理」;另一種由中國文學上賦、比、興而來的叫「比興推理」;邏輯推理是西方的,有「因為」就有「所以」,有個因就會有個 果,故邏輯推理有其連續性和相關性。但比興推理就不一定,譬如我們形容女子好美,美得像月亮一樣,若真的將月亮裝在女子臉上,想必這美就有問題了,所以月 亮和臉並沒有相關性;或者說,我的另一半好美,美得像朵花,你不一定愛花,卻會用花來形容她的美,這就是「比興體」。又如藉著「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詩中的意念來感受當時的情境,能夠感受到,就是比興推理了,如此推理是一點必然性都沒有的,至於如何跳進那個意境,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經文裡有很多這種情況,這種不思議的就是用比興推理,可思議的就是用邏輯推理,而這個「理」就存在我們個人的腦筋裡。各位必須注意,學佛不能用腦筋, 用腦筋絕對無法成就,而是要懂得善用比興推理,在比興推理下,一定是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六根皆用時,眼睛看到的,由口說出的可能是另一套,卻也能讓對方 感受得到。佛法要人覺悟,就是借用某件事情來說明另一件事情,這即「不可思議」。在此希望大家接受的是這一種「比興推理」的訓練,也就是覺知、覺悟的訓 練。

十種智慧之『無與等慧、不可量慧、不可說慧』

  「無與等慧」,就是無法和它類比,是不可用世間推理和其互相比擬的。這種智慧是超越我們腦筋所推理的。「不可量慧」、「不可說慧」都是甚深的意思,都 在說明佛的智慧是最高的。佛的境界很難形容,好比科學家說月球上如何如何,對沒去看過、無經驗者如同隔靴搔癢一般。佛智慧的產生是用比興的方法,這是其 一。

  還有一部分是我們沒有辦法涉足的,因為我們沒有經驗過,所以無法詳細說明,唯有從過來人或再來人那兒得知;過來人就是這輩子已經走過來有成就的人,再 來人是指前輩子已有成就這輩子再來的人。這些人都已經達到無上的境界,再把那樣的境界告訴我們,但我們仍覺得遙不可及。因為絕大多數的眾生對知識的吸收, 都是運用自己身體或生理的意識形態來接受的,可是覺悟的教育與訓練卻是要打破既有的範疇。

  大家要知道,覺悟的境界是個絕對的新知,就世間法來講對一個新知識,能不能用舊經驗完全來認知呢?因為我們對事情的處理都是在舊經驗的範圍裡繞,沒有辦法將新知識做一個完全的吸收,所以生活始終在那一點上,離不開世間法。

  現在要說的舊經驗是指我們都處在生死輪迴中,新經驗則是出生死,這是大家都沒經歷過的。之前曾提及布施的真正意義,把生死布施的人和執著於生死的人有 何不同?現在就從這個觀念來感受看看:一個把生死都布施掉的人,隨時可以接受死亡,就表面上看,一個完全在布施生死的修行人和一個亡命之徒有些類似,可是 亡命之徒是衝動得不怕死,修行人則是理智、冷靜得不怕死。所以一個修行人是富貴不能移。茲試舉一例。

  亞歷山大大帝在雅典時,他的老師告知他東方有一位智者,請大帝代為找尋。亞歷山大便率軍前往印度,果真遇到一位智者。有一天,士兵看到這位智者赤裸裸 的在河邊洗澡,便大聲斥喝著:「聽說你是位有智慧的人,我們大帝要你前去,還不快過來。」智者不理,士兵便威脅要殺他,智者仍舊不理會。

  後來亞歷山大大帝親自前來說道:「我遍征世界,所到之處沒有人不怕我的,你竟敢不聽從,難道不怕死嗎?」智者卻從容的回答:「人本無生命可言,這色身 已經看開,也已經放下,色身會死,但我的生命不會死,我現在只不過借用這個色身活著,你把這個色身殺了,我再借用另一個色身,仍然可活,要殺你就殺吧!智 慧不是權利所能加上去的,不知大帝今日所求的是生命還是智慧。」亞歷山大帝在此刻才猛然悟道。

  一般人總認為有生必有死,生命就是找一個永恆的歸宿,但修行人不同,他們明白生是死的開始,死亦是生的開始,永遠有許多值得去做的事,而不是找個避風港就算了,因為修行人本身就是眾生的避風港,這種智慧,這種理念不是用邏輯推理推演出來的。

真正的境界是如實卻不思議不可說

  「不可說慧、不可量慧」是實際進行的問題,修行以後才能展現出那樣的境界。天台宗第三十四代祖師諦閑大師,在二十七、二十八歲時講經,可以講到入定並 舌燦蓮花,當時並未出家卻已相當有成就,到六十歲左右,生了一場大病,兩腳腫脹疼痛,一個頑皮的弟子問道:「師父,腳痛不痛?」師父說:「當然痛。」弟子 又說:「師父,觀空呀!空就不痛了。」師父又說:「空不痛,但是腳會痛呀!」所以事實的現象完全是事實,但是弦外之音的境界,才是真正成就的地方。

  再舉一例,世尊仍在修行當中,有位商人供養他一堆蘆葦草坐於菩提樹下,依一般人的肉眼看,不過是一堆蘆葦草,但菩薩所見,有的是坐天衣座,有的坐金剛 寶座,若以「華嚴圓頓大教」的眼光來看,則是普融無礙法界寶座。這不是眼睛看的問題,而是慧眼所見層次境界都不一樣。這所牽涉的就不是我們思惟能達到的, 這是完全超越、實際修行後才得到的。

  所以西方人學佛,無法深刻體會出我們的語言模式和修行境界,始終認為那是一種幻境、自我催眠的催眠術。可是佛在菩提樹下成就的當時,菩薩皆來海會,相 互共轉法輪,所展現出的境界怎可說是幻境?現今有些人,四處向人宣稱自己有菩薩親臨的殊勝境界,真要他說出,又含糊籠統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才叫幻境。真 正的境界是如實的一五一十絕對不會含糊,這種智慧不可思議,不可說的原因就在此,非一般所能談論,在此向各位簡略的介紹十種智慧之後,下一篇接下來看十種 力。






  
             嗡嘛呢 唄咩吽        
頂部



本站資源,歡迎引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彌陀山莊 - 專門弘揚彌陀淨土法門 - Archiver - WAP